ChatGPT:人工智能的新升级?还是教育新时代的敲门砖?机器人与人的新对话如何塑造未来教育?
编者按:3月4日,由中国教科院《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的“ChatGPT与未来教育”沙龙成功举办,与会专家聚焦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李政涛作了题为《直面ChatGPT,教师如何绝处逢生?》的主题发言。李政涛教授认为,不管什么本领,都意味着人师亟需在和ChatGPT的对话中,同步完成自我智能、自我生命的进化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绝处逢生”,才可能稳如泰山。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01
如何定位ChatGPT的性质?
如何定位ChatGPT的性质?ChatGPT就是一个能够与人类对话的“聊天机器人”。在它出现之前,也有其他的“聊天机器人”。但是,过去的“聊天机器人”所承担的角色更多是信息的筛选者和搬运者。ChatGPT的出现,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角色变了。
🌟作为文案大师,我将赋予这段话新的生命🔥首先,它以分析者之姿,展现出强大的数据解析与解读能力建立于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而后,它摇身一变,成为文本创新者,文字生成的触角延伸至各个领域——从精炼摘要到梦幻童话,再到严谨的教学计划和科研论文。它的创造力如同魔法般惊人,能够编织出令人赞叹的场景描述。正是因为其生成与创造的双重能力,它在信息世界中独树一帜。🌍
🌟 ChatGPT引领AI革命!🚀 人工智能已不仅仅是解析型的助手,它正跨越界限,迈向创新与创造力的新纪元。 generarative AI的崛起,让机器思考不再受限于预设模式,而是能自由地编织出独一无二的内容。🔥 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智慧的飞跃,ChatGPT正以实际行动重塑我们的交互方式和知识生产模式。🏆 想象一下,未来的教育、创作、甚至是解决问题,都将因ChatGPT而变得更加个性化和高效。🎓SEO优化提示:使用行业术语如”生成式AI”、”创新思维”、”交互方式变革”等;增加情感色彩,强调其对未来影响的积极意义;保持原句核心意思不变,但避免直接复制原文。
02
如何理解ChatGPT的价值?
🌟ChatGPT的真正价值,不只在于它所引发的讨论与争议,更在于其开启的新篇章——一场智能革命的号角。💡对于许多人来说,它可能被视为挑战,但换个角度看,它也可能成为推动职业转型和个人成长的强大催化剂。💼无论你是教师、程序员还是创意工作者,ChatGPT都可能成为你学习和创新的崭新工具,而非单纯的威胁。🔥拥抱变化,迎接这个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不仅能理解它的价值,更能从中受益。🌐
当然,除了危机之外,一定也有机遇。在我看来,当下把握机遇更加重要。
ChatGPT带给教育五个机遇:
第一,这是一次重构人与机器关系的机遇
首先,ChatGPT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改变。
变化1:人机关系性质的迭代升级
🎉曾经,AI被视为辅助的工具🌟然而,随着ChatGPT引领的新风潮,它已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我们日常交流中的亲密伙伴💬。这些先进的聊天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颠覆着我们的互动模式,开启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时代🌈。它们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深化了人与机器的情感连接,让我们看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无限可能✨。未来,AI定会更加融入生活,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伙伴🌍。
变化2:人类成为ChatGPT教育对象的同时,机器也需要受教育
🌟未来的教育,ChatGPT或将成为新力量💡。我们期待着一个时代,人类不仅能巧妙地驾驭科技,还能系统性地塑造AI,如ChatGPT般,使其成为推动个人成长而非潜在威胁的有力工具。通过精心设计的编程引导,我们可以确保它服务于教育,而非替代人类智慧的舞台。🌍
🌟🚀教育新时代正在来临,智慧引领我们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点——机器学习知识的时代。首要任务是为这些智能伙伴赋予深厚的道德与伦理基础,使它们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更是坚定的守护者。🛡️🌍
变化3:让我们重新理解“人”
什么叫人?何以为人?过去,我们对于人性的认识,是以兽性、神性为参照物,在人与动物、人与神的比较中展开和理解的。
如今在智能时代,机器成为理解人性、洞察生命的新的参照系。在人与机器的不断比较中,我们重新理解“人是什么”,包括机器人是人吗?聊天机器人是人吗?将来会越来越强大的机器人,它究竟是什么?
当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候,一个古老但常新的问题再次浮现:人是谁?以及,人为什么活着?是机器像人一样活着,还是人像机器一样活着?这些问题都是新的问题。
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有了ChatGPT以后又重新凸显,让我们重新思考。
第二,这是一次推动人类自我进化的机遇
人工智能不断在进化,但人类智能是不是有可能会反向退化?当机器越来越聪明,有可能人却越来越傻,甚至出现脑萎缩。
由于人类智能对人工智能的频繁使用,甚至过度使用,不知不觉间,替代将变成宠溺。我们人类可能成为被机器溺爱的孩童,习惯于被人工智能娇生惯养,沉溺于机器营造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难以自拔。这将造成人类自身智能的废弛和荒漠化;在越来越强势的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成为长不大的儿童。不是身体长不大,是智能意义上的长不大。
从这个角度来看,ChatGPT引发的最大危机,不是职业,而是人本身。
而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创造性地实现一种转化:把人机对话的过程,变成人类生命自我超越、自我进化的过程。这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根本的出路。
第三,这是一次打破替代思维、走向共生思维的机遇
以往我们理解人工智能,总有一个惯性思路:一旦有新的技术出来,马上就会想到“替代”,比如各种职业会被替代。所以,我们弥漫着浓重的“替代焦虑”。
“替代焦虑”背后,其实是替代思维,根源是二元对立式的思维习惯,即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人与机器对立起来,触目所及的自然是“竞争””对抗”和“冲突”,结果把二者变成了“谁替代谁”的“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
这需要我们跳出已有的思维,换一个思路:借助ChatGPT,探索并创造人机之间相互激荡、相互超越的新格局,而不是相互替代。
这带来了新目标,即通过人机之间的“双向奔赴”,实现“双向超越”;也带来了新思维,即从替代思维走向共生思维。关键在于,要让人机关系从“此消彼长”到“共生共长”,从“单向进化”到“双向进化”,从“单向超越”到“双向超越,形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你追我赶”的共生格局。
第四,这是一次理解人师存在价值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是谁”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答案。因为不仅有人师,还有“机师”。事实上,“机师”早就已经出现了。
尽管教师不可能被ChatGPT这样的“机师”所替代,但人师的部分角色、职能或作用,如设计课程、知识搜索、课堂模拟、语言翻译,作业测评等,将被“机师”所代替。
接下来,人师要干什么?就是要做只有人师才能做的事情,发挥人师才有的职能,包括培养学生的理想与信念、价值与意义、思维与情感、意志与勇气、奋斗与进取、反思与自省、创造与创新。
以理想信念为例,只有人才有理想。现在ChatGPT的创造过程,恰恰是人类理想在技术时代里的产物。机器没有理想,如果有的话,将是人类赋予它的。
第五,这是一次促进教师能力重塑的机遇
虽然大家认定,教师职业本身不会被ChatGPT取代,但并不表明所有教师都会安然无恙。
未来,那些“做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者”,是随时可能被淘汰的“高危人群”。所以,这些教师的命运,不是被替代,而是被淘汰。
未来的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就要在怎么避免被机器淘汰的意义上,去做研修,去推动教师成长。
03
直面ChatGPT,教师最需要哪些本领?
那么,在ChatGPT的步步紧逼下,教师最需要哪些本领,才能绝地反击、“绝处逢生”?
第一大本领:善于挖掘和转化人机对话的育人价值
哲学家马丁·布伯曾在《我与你》中提出,世界的本质是关系,而对话是最好的关系体现方式。
而在人机时代,对话会变得更加丰富。当ChatGPT进入课堂,会形成一种非常复杂的对话关系,将会出现“生-机对话”“师-机对话”“师-机-生对话”或者“生-机-生对话”。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对话都有育人价值。如何让人机时代的对话具有教育意义和育人价值呢?
一方面,通过具体挖掘人机对话的育人价值,为学生丰富对技术工具的理性认识,掌握与机器对话的路径和策略,提供唯有在人机对话中才可能获得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提升只有在人机对话中才可能生成与发展的思维能力、情感能力与审美能力等,最终学会在人机聊天对话中学习和成长。
另一方面,教师将人机对话的育人设计引入教学设计,来干预、引导课堂上的人机对话过程,实现这一特殊育人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第二大本领:善于选择并且教会只有人师才能赋予学生的教学内容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能力最为关键”?有了ChatGPT之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回答这些古老、基本的问题。因为,ChatGPT不仅是个技术平台,也是新的尺度、新的标杆。
比如,以ChatGPT作为新尺度和新标杆来思考,什么知识和能力可以不用教了?
我们得到以下基本准则:
凡是人工智能擅长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少教甚至不教,凡是人工智能不擅长或者无能为力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多教或重点教。
记忆型、计算解题型、考试训练型的知识与技能不用教了。ChatGPT是考试训练的天敌,最擅长记忆和计算,在它面前,那些牺牲了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换来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不堪一击。
因此,未来的教师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向那些人工智能无法或不能替代的知识和能力,如价值观、高阶思维,好奇心、想象力与审美力等。
这预示着,当下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新课程与新课标的落地实施,同样需要以ChatGPT为新视角和新准绳,重新加以解读、设计、实施和评估。
它也着重提醒我们,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培育,这是人之为人的底线与尊严;
更加注重改变思维与提升思维,包括批判思维、创造思维,以及编程思维、模块思维等智能时代最需要的思维能力;
更加注重情感的学习,机器可以模拟情感的各种表达方式,但无法像人类那样拥有真实的情感世界;
更加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机器永远不会疲惫,从来不会真实地感受到挫折沮丧和绝望,然而,这反而是人生的常态,为此特别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
第三大本领:善于与作为“机师”的ChatGPT协同育人
今天,人师与“机师”共同进课堂、同上一节课,已经成为现实。人类课堂自此变成了“人师+学生+机师”的三位一体式课堂。
由此,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要求:要有和ChatGPT协同育人的能力,即“人机协同育人力”。
这种协同,不再只是人与工具的协同,而是两类智能的协同,是两类主体或两类人的协同:人与机器人的协同。这种协同的交互性、生成性及其复杂性亘古未有,对于教师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育人的最高境界是在协同中融合。在实质上的协同育人共同体里,人师如何主动展现并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育人能力,同时牵引或带动“机师”协同育人的能力,都是未来教师必不可少的新本领。
而不管什么本领,都意味着人师亟需在和 ChatGPT的对话中,同步完成自我智能、自我生命的进化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绝处逢生”,才可能稳如泰山。
来源: “ChatGPT与未来教育”沙龙、 一读EDU
高教志 ID:cncollege
关注高等教育发展 / 关心大学教师成长 / 关怀大学生成才
AI时代,掌握AI大模型第一手资讯!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扫码右边公众号,驾驭AI生产力!
转载请注明:ChatGPT:人工智能的新升级?还是教育新时代的敲门砖?机器人与人的新对话如何塑造未来教育? | ChatGPT资源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