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矛盾与挑战:从“微调”到“扮演”
文章主题:关键词:ChatGPT,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数据影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虹线 (ID:gh_900eeca5a2fc),作者:评论尸,题图来自:《机械姬》
如果你已经玩过了类似 ChatGPT 这样的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应该会有这样一个印象:这些 AI 究竟能做什么,与你提出问题的方式,以及希望它扮演的角色有关。
在许多 Prompt Engineering 的框架中都有记载(比如 CRISPE),让 ChatGPT 更好工作的核心方法之一,是告诉它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CR: Capacity and Role(能力与角色)。你希望 ChatGPT 扮演怎样的角色。
I: Insight(洞察力),背景信息和上下文(坦率说来我觉得用 Context 更好)。
S: Statement(指令),你希望 ChatGPT 做什么。
P: Personality(个性),你希望 ChatGPT 以什么风格或方式回答你。
E: Experiment(尝试),要求 ChatGPT 为你提供多个答案。
ChatGPT 作为一款人工智能助手,具有强大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它可以同时扮演多种角色,如大学老师、科普作家和幼儿园老师,针对同一个问题,如“核裂变的原理”,它会给出各有侧重的答案。这不仅展现了其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体现了其适应不同场景和受众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已经目睹了许多数字人,例如 GPT 乔布斯、GPT Peter Thiel 和 GPT 特朗普。虽然这些模型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微调,但它们的根基依然是 ChatGPT 的原始版本。
在探索大型语言模型的过程中,我们仿佛是在操作一个神秘的魔法仪式,就像从人类的智慧宝库中呼唤出英雄一样。这个宝库中蕴含着人类所掌握的所有知识、观点和个性特征。然而,这个宝库却无法自行产生回应。因此,我们需要精准地指定那位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并将其引入到您的电脑屏幕上,从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角色扮演这个行为,不是在“激发” AI 的智能,而是在“限制” AI 的智能。
在AI绘图或被称为”炼丹”的早期阶段,用户便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尽管Midjourny的绘画技巧令人赞叹不已,但要想让作品表现得更出色,用户往往需要选择一种特定的画风或者某位特定的画家作为参考。然而,如果用户通过安装Lora包来扩展Stable Difusion的不同风格,却可能会导致结果变得杂乱无章。这样的做法反而会限制绘画能力,使其仅限于符合当前绘画主题,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这让我想起 Neale Donald Walsch 的《与神对话》中对人的缺陷的褒奖:人之所以存在缺陷,是因为神无法从完满的自己中欣赏自己的完满。因为它没有缺陷,也就不存在完美。没有坏的、恶的、丑的,也就没有好的、善的、美的。每个有缺陷(不全知全能)的人,都是神的完满的镜子,有缺陷的人不是神的一部分,而是神本身,神在人这种充满缺陷的物种中体现自身的完满。
《与神对话》是一本生活哲理书(某种程度上也是新宗教书),因此作者的这种哲学思辨,原意是为了安抚由消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创造的“缺陷之人”的心灵。
但当 AIGC 出现之后,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真正的神谕——无论是绘画、文字、写代码还是别的什么——我们比 AI 强的地方,就是我们比 AI 愚蠢、狭隘、傲慢、有缺陷,并对事物抱有偏见。
当众多人对官方版的ChatGPT提出质疑时,它总是以一种中立的、缺乏趣味性的答案回应,这种答案通常包括四个部分。
1. 尽量客观简要地描述事实;
2. 从其中一个方面解释这一事实;
3. 从事情的另一个方面解释这一事实;
4. 告诉你事情存在复杂性,具体如何需要你自己来做出判断。
这种回应显得过于刻板,甚至被称为“ChatGPT式太极”,缺乏实质性的建议。然而,如果你试图通过Prompt来消除ChatGPT的中立性特征,例如让它扮演在事件中明显倾向于某一立场的角色,那么它的回答就会立刻摆脱AI的束缚,不再具有明显的AI风格。相反,它的回答可能会变得更加人性化,并具有更多的建设性。
在现实世界中,人类社会并非运行在绝对完美的赛博空间中,而是处于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复杂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往往并非位于两个对立面的两侧,而是夹杂在两者之间。
在进行许多工作时,你必须全然站在矛盾的一侧思考与努力,哪怕你知道这种努力是不合理的(比如你明知事情的另一面更好),事情才会真的开始向前发展。
在商业环境中,互相赞美和诋毁竞争对手的产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许多企业为了展示自家产品的优势,常常不择手段地夸大其词,甚至采用贬低对手产品的手段。然而,这些行为往往忽略了事实的本质,即产品的优劣并非仅凭宣传就能决定。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进行反击。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是那些以质量、性能和创新为核心价值的企业。
奇妙的是,在这种张力之下,最终不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往往都会变得越来越好用,整个市场和行业得到了发展——马克思将之总结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由于 ChatGPT 或者说 AGI,天然具有的局外人视角,它难以形成自身的主观视角,也就无法自然形成这种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张力。
像前文提到的 Prompt 技巧那样,让 AI “扮演”一个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AI 无法“生成”偏见与狭隘。
比如,你可以让 ChatGPT 扮演一个小粉红,扮演一个公知,扮演一个美国铁锈带农民,扮演一个哈佛商学院的法学精英。
但这些角色扮演基于已经被贴好标签的社会刻板印象。
数据截止到 2021 年的 ChatGPT 所扮演的美国铁锈带农民,可以非常自然地给出自己对特朗普的支持,但如果我们能够把数据限制到 2016 年特朗普当选前,那么它就不一定能“预测”出自己对特朗普的支持了。
因为一个美国铁锈带农民并不天然支持特朗普,他的家庭三代需要亲身经历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五大湖地区的工业衰落、80~90 年代的国际贸易冲击、21 世纪的金融泡沫,这些切肤之痛需要通过一系列内心的抽象过程,转化为对精英政治、移民、国际化、硅谷和新自由主义的痛恨。而这些痛恨要进一步经过“推理”,与特朗普的许多竞选叙事进行联立,才能得出“支持特朗普”的结论。
ChatGPT 会败在前半部分,它没办法像铁锈带农民那样以极为“狭隘”的自身立场看待问题——它既无法亲自感受到身为一个铁锈带失业工人家庭孩子的痛苦,也无法将这种痛苦与社会上的另一部分进步力量建立对立关系(这涉及到现实世界才有的“稀缺”与“剥夺”体验)。
当 ChatGPT 被海量对立的信息喂养成一种“相对主义的全知全能”,就会意识到“铁锈带的失落只是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小小代价,从全人类的福祉来看,像红脖子那样去支持一个疯王是不合乎‘逻辑’的”。
只有当“红脖子”与“特朗普”已经在原始数据中产生了联系,或者说“红脖子已经在 2016 年支持了特朗普”,ChatGPT 才能在这一问题上扮演好一个赛博红脖子。
在真正的 AGI 来临之前,我们也许会在 ChatGPT 这个阶段停留许久。
在这个阶段里,做一个不完美的人,可能就是普通人最大的优势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虹线 (ID:gh_900eeca5a2fc),作者:评论尸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