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科技巨头们的真实战略?一文让你看清未来趨勢!

AI老师 9个月前 lida
54 0 0

文章主题:

666ChatGPT办公新姿势,助力做AI时代先行者!

揭秘科技巨头们的真实战略?一文让你看清未来趨勢!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15期,对话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吴思

嘉宾简介

吴思,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麦戈文脑科学所研究员,定量生物学中心研究员、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智源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神经科学及类脑计算,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主编,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计算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划重点:

01

大脑的体积是产生复杂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大脑中有负责情感的专门脑区,也有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如果想要人工智能真的产生情感等一些高级功能的话,模型体积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设计好结构。

02

AI将大概率会取代基础心理咨询师,目前暂无相关成熟产品出现的原因是研发大模型的人员懂技术,但缺乏专业心理学知识背景,需要这两个领域的人才相互合作,才能做出更具人情味和同理心的应用。

03

ChatGPT只是语言模型,但不是一个智能体,它像军师给你出主意,但执行还需要人去做,现在的AI还没有实现所谓的‘具身智能’

04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类很多基本的运动机理了解的很少,人们认为学习骑车、游泳非常简单,但从技术难度来说可能比大模型还难,这就是目前机器人领域进展慢的原因之一。

05

可能有人会说当前人工智能做的很好了,波士顿机械狗会走走路、翻跟头,我们就觉得太了不起了,其实对比自然界的动物这算什么,一只鸭子生下来就会跑步了。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郑松毅

运营编辑 | 郑文淇

“在自然界已知的事物和现象中,人和人脑是最复杂的系统,人类智能是最复杂的现象。因此,脑科学一直被视为‘自然科学的最后疆域’,而人工智能这个现代方法,正是开疆拓土的动力之源。”有人猜测,大脑的智能程度与大脑体积呈正比例关系,随着AI模型越做越大,其也会具备情感、思维等特征。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吴思在与搜狐科技对话时表示,“大脑的体积是产生复杂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大脑中有负责情感的专门脑区,也有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如果想要人工智能真的产生情感等一些高级功能的话,模型体积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设计好结构。”作为乐观主义派的吴思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大概率会像变形金刚一样,产生情感和思维能力。他表示,“人们有时会高估当前的技术水平,但也会低估未来的技术水平。”吴思介绍,人工智能与脑科学是高度交叉的研究领域,深度学习网络就是模仿大脑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他表示,人工智能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密交叉关系也是业内公认的,人工智能算法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当前社会对心理健康咨询的需求特别大,我们生活的物质水平很好,但人们在精神上反而很困惑,包括青少年学生抑郁症问题。但如按传统路数去培养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话,时间、人力及财力成本都是很大的,AI正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去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认为,AI将大概率会取代基础心理咨询师,目前暂无相关成熟产品出现的原因是研发大模型的人员懂技术,但缺乏专业心理学知识背景,需要这两个领域的人才相互合作,才能做出更具人情味和同理心的应用。谈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他表示,“模仿大脑结构,通过神经网络连接来实现智能的技术路线是要被坚持的。除视觉系统外,听觉、嗅觉、感知系统、以及运动控制系统等都将等待未来的AI实现。”“有一个说法是,人类的认知功能约有400项,现在的AI只实现了10项不到,例如人类在潜意识里处理和加工复杂信息的功能它是没有的。ChatGPT只是语言模型,但不是一个智能体,它像军师给你出主意,但执行还需要人去做,现在的AI还没有实现所谓的‘具身智能’。”AI大模型的风吹过后,特斯拉、字节等众多大厂都将业务聚焦点转移到了AI机器人研发上,但也频频被外界质疑,“漫长的研发周期似乎并没有实现技术性的突破,仍保持的是传统机器人功能模式”。吴思解释道,“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类很多基本的运动机理了解的很少,人们认为学习骑车、游泳非常简单,但从技术难度来说可能比大模型还难,这就是目前机器人领域进展慢的原因之一。可能有人会说当前人工智能做的很好了,波士顿机械狗会走走路、翻跟头,我们就觉得太了不起了,其实对比自然界的动物这算什么,一只鸭子生下来就会跑步了。所以说我们要把这些东西搞清楚,给人工智能配上手脚,使其具备执行能力,那么就可以展望未来的具身智能,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事。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整理编辑)

搜狐科技:近期人们似乎都在热议“人工智能”,在您看来,“智能”的本质是指什么?

吴思智能的本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如果从表现层次来说的话,其指的是人类的高级认知能力,包括推理、学习、记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等。从计算机科学角度来说,指的是我们要发展一套人工智能系统来模仿人类的智力行为

智能本质这个问题不光我们在困扰,几百年来也在困扰着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我目前倾向于智能的本质来源于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会自动涌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创造能力,以及高级行为认知能力。

搜狐科技:有人猜测,大脑的智能程度与体积呈正比例关系,人类在1400万年间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大脑体积不断增大,逐渐有了情感、意识、思维等能力,那么AI模型随着不断增大,也会有情感、意识等能力吗?

吴思有这种可能性,大脑的体积是产生复杂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大脑中有负责情感的专门脑区,也有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如果想要人工智能真的产生情感等一些高级功能的话,模型体积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设计好结构。

搜狐科技:了解到您之前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后来又加入到了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请问对于专业领域的转变您的初心是什么?

吴思说到这个初心我可能要把历史再往前面回溯一点,我最早是物理背景,博士期间我意识到物理学的很多基本规律都被爱因斯坦等做的差不多了,反而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的基本规律我们还不清楚,所以我在博士后期间研读方向转为了计算神经科学

计算神经科学是说我们要用数学的模型揭示人类大脑的基本规律,就像物理学中,我们要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大自然的规律一样

毕业2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我实际上一直在做计算神经科学,科研方向是揭示大脑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一些人工智能模型。所以说我在不同的单位工作完全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比如当年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工作的时候,是因为学院需要一些类脑的专家来与人工智能的专家进行合作。现在的北大心理学院要把心理与认知科学也和人工智能做交叉研究,我的背景也非常适合这样的环境,所以就非常自然的到了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搜狐科技:在您看来,脑科学的研究与人工智能研究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吴思其实这两个一直在交叉,比如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深度学习网络,就是模仿我们大脑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0多年前我开始做人工智能研究的时候,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的寒冬,没有大数据与超级算力,有些令人绝望的感觉,于是我开始转去研究脑科学,试图从中获取灵感。现在这个领域叫类脑智能

现在我们在分析一些神经系统工作原理时会用到AI模型来解释大脑的行为,同时也会根据大脑的工作原理总结出一些模型,发展类脑智能算法,所以说这两个领域实际上从来是相通的。

搜狐科技:现在您作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您认为心理与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有什么联系?

吴思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关系紧密交叉已经是业内的共识了,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为心理学研究提供基本工具。当前社会对心理健康咨询的需求特别大,我们生活的物质水平很好,但人们在精神上反而很困惑,包括青少年学生抑郁症问题。我们学院会做一些心理咨询的服务,但目前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按传统路数去培养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话,时间、人力及财力成本都是很大的,AI正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去满足社会的需求。另外,我们在研究人类心智活动背后的神经机制时,AI的作用也非常大。先说人脑研究为什么进展比较慢吧,人脑不会像机器一样被拆开看工作原理,所以人脑的研究都是用一些间接的方法,通过人类的行为来推测大脑活动。人工智能可以为生物智能研究提供参照物,我们训练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当它出现某种认知功能能力时,就可以启示我们生物大脑的工作原理。比如,通过对比,有可能我们发现闹了半天,人类某种自以为很高级的功能其实其机理就这么简单。又比如当深度学习模型做物体识别时,我们就可以看看模型时怎么做的,可以跟人类的视觉性进行一个对比,为我们理解生物视觉原理提供了特别好的一个参照物

搜狐科技:据您了解,目前社会上有AI心理咨询师存在了吗?你认为AI会替代心理咨询师职位吗?

吴思AI将大概率会取代基础心理咨询师,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出现,原因是研发大模型的人员懂技术,但缺乏专业心理学知识背景,需要这两个领域的人才相互合作,才能做出更具人情味和同理心的应用。

搜狐科技:有人说神经网络的训练是模仿脑网络,但我们知道脑网络中的脑神经错综复杂,请问如何能总结提炼出人脑学习和思考的方式,从而找到优化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的方法?

吴思脑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大量的实验神经科学家,他们用猴子、老鼠、斑马鱼、果蝇等动物进行研究,因为可以将这些动物的大脑打开,观察它们大脑一些功能,科学家会记录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计算神经科学家,我们做的事是阅读这些实验科学家发表的文章,提炼出实验记录的神经网络工作的模式,从中受到启发,推断大脑学习和思考的工作原理,并推广到机器学习领域。

搜狐科技:您认为下一阶段AI发展的关注点应在于哪方面?当前AI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吴思我觉得有待改进的地方很多,如果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要构造一个类人的智能体,那么其还需具备运动能力、交互能力、执行能力、以及根据环境变化来适应的学习能力。

模仿大脑结构,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智能的技术路线是要坚持的。除视觉系统外,听觉、嗅觉、感知系统、以及运动控制系统等都在等待未来被AI实现。

有一个说法是,人类的认知功能约有400项,现在的AI只实现了10项不到,例如人类在潜意识里处理和加工复杂信息的功能它是没有的。ChatGPT只是语言模型,但不是一个智能体,它像军师给你出主意,但执行还需要人去做,现在的AI还没有实现所谓的‘具身智能’。

还有一点是现在的AI模型是几乎全是静态的,比如你给一个命令,它给一个输出,但人类不是的,我们大脑内部有感知系统来感知外界信息,有情感记忆系统来辅助信息加工,还有一个大脑司令部来协调各种行为,所以说AI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做,我们需要构造的是一个真正像我们大脑一样,一个独立的、全面的信息加工系统。

搜狐科技: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员工在工作中频繁使用人工智能可能会对员工造成“潜在的身心伤害”,研究人员表示,人类是群居动物,使用人工智能系统隔离工作可能会对员工的个人生活产生破坏性的效应。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吴思这显然指出的AI可能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谈到新技术,比如手机,有一个搞笑的画面,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每个人都看着手机,但彼此不讲话。所以说一个新的技术,在被广泛应用时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好坏混合的影响,但它一定是有优点的,否则就没人去做AI了。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就曾经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包括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结构等全给改变了。AI可能未来也会这样,它的影响会非常巨大,我希望对于未来的变化我们要有点准备。

E

N

D

揭秘科技巨头们的真实战略?一文让你看清未来趨勢!

揭秘科技巨头们的真实战略?一文让你看清未来趨勢!

AI时代,掌握AI大模型第一手资讯!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扫码右边公众号,驾驭AI生产力!

版权声明:lida 发表于 2024年4月9日 am11:23。
转载请注明:揭秘科技巨头们的真实战略?一文让你看清未来趨勢! | ChatGPT资源导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