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赋能B端:科技巨头如何在产业应用中实现价值

Test 1年前 (2023) lida
47 0 0

文章主题:关键词:ToB赋能, 大模型, 产业大模型

666ChatGPT办公新姿势,助力做AI时代先行者!

落地比写诗更重要,如何落地?
大模型赋能B端:科技巨头如何在产业应用中实现价值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在头部科技厂商的最新叙事里,ToB赋能千行百业才是大模型落地的重点。

作者|乔珊珊

编辑|安心

腾讯、华为之后,又一个姗姗来迟的大模型“虽迟但到”。

在今年的7月13日,京东集团在2023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其全新的AI大模型——“言犀”。此款模型的开放预约注册工作已经启动,并计划在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至此,头部互联网大厂的大模型产品悉数登场:百度有文心,阿里有通义,腾讯要做行业大模型,华为有盘古,京东有言犀,字节有火山方舟。

目前放眼全球,已经有数百个大模型上线;仅中国国内就发布了80多个。

大模型赋能B端:科技巨头如何在产业应用中实现价值

图片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的《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动态》

最近,2023年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展馆中展示了30个大模型,其中包括百度文心、阿里通义、讯飞星火、商汤日日新等首批发布的通用大模型,以及众多行业大模型。大模型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与讨论。

原内容表达了人们对 ChatGPT 等大型语言模型的热情有所降低,现在更加关注实际应用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写来保持这个主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以提高文章质量。尽管 ChatGPT 等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上引起了狂热的讨论和关注,但现在人们的态度已经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他们不再只是追求热门概念,而是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将大型模型应用于实际场景,例如探讨“大型模型究竟可以实现哪些功能?”和“如何将这些功能具体落地实施?”等问题。这种转变反映了人们在技术领域中的务实态度和对实际问题的关注。

在当前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中,BAT、华为、京东等大型科技企业在“ToC”与“ToB”的选择上,纷纷亮出自己的立场。在他们最新的业务战略中,可以看出面向企业客户(B端),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这些科技巨头们将聚焦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与发展。

这也不难理解,科技公司们追逐AI许多年,解决问题比诗和远方更适合当下。

科技大厂的大模型路径

在7月13日的发布会上,京东集团明确表示其目标是打造产业大模型而非通用大模型。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指出,只有当大模型在产业应用中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这意味着,京东的“言犀”大模型不ToC,聚焦ToB,专注解决产业问题。

不久前,腾讯和华为也明确选择了ToB方向。7月7日,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3.0版本。华为云CEO张平安首次明确了盘古大模型的定位——“为行业而生”,聚焦B端行业客户。

尽管腾讯拥有超过10亿的社交用户群体以及丰富的储备混元大模型,但在出人意料的情况下,并未将通用大模型推向消费级市场,而是直接针对企业级客户,专注于推广行业大模型。

腾讯的观点在于,通用大模型能够在处理100种场景时,解决70%-80%的问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够完全满足企业在某一特定场景下的所有需求。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基于自身行业特色的大模型来构建专属模型,将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

字节跳动是科技大厂中AI技术实力不凡的玩家。字节怎么做大模型?

6月28日,字节跳动揭开迷底:旗下火山引擎发布大模型服务平台“火山方舟”。

火山方舟致力于打造一个汇聚各类第三方生产商的庞大模型“商店”,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模型优化、评估和应用解决方案。与那些由BAT等巨头自行研发的大型模型不同,字节选择了另一条成本更低、接入速度更快的道路。

简单概括,腾讯、华为、京东、字节已经对做“中国版ChatGPT”say no了。

而较早上线大语言模型的百度和阿里,目前坚持“不偏科”,既要ToC,也要ToB,既有通用大模型,也有专属大模型。

今年3月,百度推出文心大模型的重要成员——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厂中第一个对标ChatGPT的存在。

百度在2010年就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发,2019年开始研发预训练大模型,推出文心大模型1.0版本。百度迄今在AI上的投入超千亿,十多年来,百度也一直在探索AI落地和商业化。

大模型的火爆让百度有了“终于等到你”的兴奋,也因此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从技术实力到场景落地、生态打造,百度似乎要做一个“全能选手”,而且什么都要争先。

7月7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百度CTO王海峰在演讲中披露了文心大模型3.5版本在效果、功能、性能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模型效果提升50%,训练速度提升2倍,推理速度提升30倍。

不难看出,百度希望对外强调的一个信息是:做大模型,关键还得看技术。此外,在百度的最新话术里,关键词还包括“赋能”和“生态”。

百度在今年3月推出一站式企业级大模型平台“文心千帆”。文心千帆主要提供两大服务:以文心一言为核心,提供大模型服务,帮助客户改造产品和生产流程。企业可以在文心千帆上基于任何开源或闭源的大模型,开发自己的专属大模型。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家百度智能云生态伙伴参与到“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内测。

这意味着,百度的大模型不仅要ToC,还要通过底层的技术迭代和平台生态开放,实现场景落地,ToB赋能千行百业。

此外,5月份,百度还设立了10亿元文心投资基金,目的就是推动大模型生态繁荣。

阿里云在去年9月发布了“通义”大模型系列。今年4月,其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正式上线。阿里是国内第二个发布类ChatGPT产品的大厂。

6月1日和7月7日,阿里云又分别上线聚焦音视频内容的大模型应用产品“通义听悟”和AI 绘画创作大模型“通义万相”。

三个月时间,阿里云已经推出三个不同的大模型产品,将大模型的模态从文本和语音延伸到图像,进一步向多模态模型靠近。

阿里云认为,一个通用模型很难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在它的三层服务架构(IaaS+PaaS+MaaS)中,MaaS层既包括基础大模型/通义大模型,也有企业专属大模型。

阿里云CTO周靖人在7月7日的演讲中强调,阿里云做大模型的逻辑“不是为了和其它大模型竞争”。他称,阿里云的大模型是为了服务好云上的企业和ISV,同时阿里云也要服务自研模型的创新者和模型开发者,给他们提供工具和生态。

周靖人强调,促进中国大模型生态繁荣是阿里云的首要目标。

魔搭社区是阿里云打造大模型生态的重要载体。魔搭社区现已聚集180万AI开发者和由20多家顶尖人工智能机构贡献的900多个优质AI模型。

阿里云的目标是把魔搭社区培育成中国最大的“大模型自由市场”。

ToB成大模型落地的关键

今年5月,中国移动研究院在其发布的《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动态》提到,从大模型应用方向看, 国内大部分企业前期以内部应用为主,后续主要向 B 端企业拓展服务, 预计少数企业将在 C 端市场形成规模。

从国内科技大厂目前的路径选择看,ToB已经成为大模型落地的重点。

这与ChatGPT刚走红时的市场预期不太一样。

ChatGPT在上线不到三个月就狂吸1.2亿用户,堪称有史以来用户增长最快的一款APP。它以生成式AI为支撑,以强大的回答问题的能力惊艳所有人。

微软CEO纳德拉认为,ChatGPT将重塑所有软件类别,首先被颠覆的可能就是搜索引擎。因此,微软打响了ChatGPT产品的第一枪——发布嵌入ChatGPT的新版必应搜索引擎。微软甚至将此视为重塑搜索引擎格局的新时代机遇。

ChatGPT的爆红起初也令全球两大搜索巨头百度和谷歌陷入紧张和焦虑。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将今年Q1的OKR关键任务设定为“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谷歌也慌了,两位创始人紧急回归,要带领公司开展反击战。

经历半年的狂飙后,ChatGPT不仅没有颠覆搜索引擎,却出现了流量下滑。

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ChatGPT全球访问量环比下降9.7%。6月份,美国iOS上ChatGPT下载量环比下降38%,必应的下载量下降了38%。

同时,谷歌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同比在上升,目前已经超过92%;必应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0.4%,为2.8%左右。

在盈利模式上,ChatGPT在今年2月曾面向C端推出ChatGPTPlus,每月订阅费用20美元。今年4月,OpenAI在官网披露,其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出面向企业的ChatGPT Business,付费订阅依然是ToB端的创收模式。

不过,相比ChatGPT高昂的研发和运维成本,目前的订阅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研究公司SemiAnalysis的数据,OpenAI每天支付高达70万美元以保持其强大的基础设施运行。

不过,用大模型获得云业务的增量市场,微软云倒是已经尝到了头啖汤。

今年1月,微软管理层在财报后的电话会上透露,微软正在用AI模型革新计算平台,Azure ML(机器学习平台)收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增速超过100%,这个增速高于智能云和企业软件业务。

在国内,大模型同样为云业务带来新的增长动能。以百度为例,文心一言推出后,超300家生态伙伴在400多个具体场景取得测试成效。百度智能云销售线索在3月同比增长超过400%。

放眼全球,云厂商都希望成为大模型时代的第一批受益者。科技巨头的大模型基本都由云业务部门主导,或者与云业务部门深度绑定。

在国内,从百度、阿里到腾讯、华为、京东、字节,大模型均由云业务主导。

2022年,全球云服务市场低迷,云服务巨头纷纷“跌倒”,业绩增速放缓。2023 年Q1,云服务市场同比增长19%,疲软状态仍在持续。

大模型赋能B端:科技巨头如何在产业应用中实现价值

图片来源:Gartner

当大模型时代来临,云计算的主流商业模式将从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变为MaaS(模型即服务),所有的行、应用、软件和服务,都值得基于大模型、AIGC等新型的AI技术重做一遍。这意味着,大模型将为云业务带来新一轮增长动能。

在增长稀缺、不确定性常态化的今天,对于科技大厂来说,写诗远没有尽快卖掉云产品,实现商业变现更急迫。

大模型赋能B端:科技巨头如何在产业应用中实现价值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

版权声明:lida 发表于 2023年12月25日 am9:01。
转载请注明:大模型赋能B端:科技巨头如何在产业应用中实现价值 | ChatGPT资源导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