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好莱坞, 造梦工厂, 影视剧, 人工智能
作者 | 陶恺
对于众多美剧和电影爱好者而言,“好莱坞”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代表着梦想制造工厂的代名词,它在影视剧文化中象征着充满未来感的“未来之城”。在严格的高品质创作和规范化的影视制作工业体系下,好莱坞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富有创意和前瞻性的优秀作品,从而激发了我们对于未来世界的无尽幻想。
然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流媒体的崛起使得“造梦工厂”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琐碎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如今在各行各业引发了一场革命。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手,凭借其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正在逐个攻破那些依赖文字、手绘等创意产品的工作领域。对于好莱坞编剧这一职业而言,也难以幸免于人工智能的冲击。
在好莱坞娱乐业生产线上,编剧工会被视为关键的齿轮,为众多“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支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美国当地时间5月2日,该工会的数千名成员走上街头举行罢工示威,旨在抵抗人工智能的威胁,同时抗议目前薪酬体系的不公和停滞不前,甚至有些衰颓的迹象。这些编剧们试图通过他们的行动, trigger好莱坞这台庞大机器的变革。
在经济学的一般规律中,行业罢工往往出现在经济急剧衰退或大规模裁员的情况下。然而,在这场罢工中,除了对传统的薪酬体系和分红机制的抱怨外,编剧们还希望能够维护作为人类工作者的尊严。
在创作领域中,编剧工会的成员们近日走到了罢工的边缘,这是因为他们与代表资方利益的美国主要娱乐公司联盟(AMPTP)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这种僵局源于双方的利益冲突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这使得编剧们在面临经济压力和职业尊严的双重挑战下,决定采取行动。然而,时间在不断流逝,这些在谈判桌上未能达成的权益,是否能在罢工的压力下得到談判桌上的胜利,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人类劳动失去尊严
在2007年,编剧工会的罢工事件引发了美国影视和娱乐产业的动荡。那时,如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还致力于DVD租赁邮寄业务,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信息传播方式还未完全占据市场。这次古老的罢工事件引起了美国影视和娱乐产业的广泛关注:包括《绝命毒师》、《绝望主妇》、《办公室》和《丑女贝蒂》等热门剧集被迫停播、停拍,直到编剧们结束罢工。多年以后,影星丹尼尔·克雷格在回忆起这场罢工时仍感到惊恐:2007年,当编剧工会组织罢工时,他正在拍摄《007量子危机》。由于编剧罢工导致无人编写剧本,为了尽量减少因误工带来的损失,身为演员的他在片场自己编写台词以保持拍摄进度。这场罢工持续了100天,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美元,近4万个工作岗位消失。
如今,同样的剧情正在上演,那么,这次又为什么再次走上街头“撕破脸”?
从编剧们手举的罢工标语:“AI无法取代编剧”“用AI替代高管”“AI没有灵魂”……便能得到答案。
在此次罢工中,编剧们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诉求,那就是对人工智能(AI)工具的使用加以限制,尤其是针对那些备受关注的如ChatGPT这样的创作剧本和辅助创作工具。这个问题牵涉到两方面的权利:一方面,资方不能利用AI来编写、改编剧本,或者将AI生成的素材视为源头资料,进而提供给人类编剧进行修改;另一方面,人类编剧过去和现在创作的剧本也不能被视为语料,供AI进行训练。
在好莱坞,人工智能(AI)的创作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得益于好莱坞建立起一个成熟的影视产业体系,这里的编剧工作并不像人们传统观念中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小型作坊,众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部完整故事的创作过程。相反,它更类似于一条流水线,每个参与者仅负责其中某个特定的精细环节。举个例子,美剧《权力的游戏》的编剧团队就包括17位成员,他们分别承担着诸如制定大纲、撰写台词、设定人物形象以及编写过场桥段等不同的工作任务。
精细的“打螺丝”工作让AI的替代成了可能—比如在撰写人物小传的部分,如果将已经创作好的过往剧本“喂”给AI,使之依循从前的口吻再生产,或是让AI在学习了某个热门剧集的剧情之后,顺着故事逻辑为新一季撰写剧本大纲……对AI来说,“从1到∞”的生产,是“像素级”的模仿,看起来可以比人类编剧更出色、更活跃,价格也更低廉。
《机械姬》剧照
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好莱坞资方倾向于训练并使用AI来完成编剧流水线上的一些环节,甚至要求人类编剧做AI的辅助,修改AI生成的剧本。
被AI剥夺创作权利,显然让以创作为生的编剧极为厌恶,认为AI生成的产品抄袭了人类编剧的过往劳动,也为堂而皇之的剽窃开了口子。若是被资方要求修改AI生成的初稿,则仿佛是种侮辱—编剧们认为,这种修改“贬低了人类劳动的尊严和价值”。
编剧工会希望能够重新定义AI生成的那些“材料”与人类编剧创作之间的区别:只有原创的内容,才是“文学内容”或“源材料”,是真实编剧的作品,如果AI不能完成“从无到有”的原创,仅仅是“从1到∞”的模仿腾挪,就不能被称为“编剧”。
保卫饭碗
显然,如今的罢工意味着资方代表拒绝了编剧工会对AI在编剧工作中的使用及角色的建议。资方代表宣称,若是编剧们执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大家可以等到“年度谈判会议”,在彼时的会议上一起讨论关于如何使用AI的相关议题。
这种“下次再说”的回复,显然没什么诚意。撰写过《绿箭侠》、与各式资方打过诸多交道的资深编剧马克·古根汉姆对这一回复极为气愤,认为“这是资方一向惯用的‘拖延战术’”。新技术的诞生会对很多人的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资方用时间当借口,其实是在观察新趋势、计算新成本,等到所谓的“年度会议”到来时,很多从业者早就被辞退、很多岗位早就被“砍掉”、很多报酬早就被降低……木已成舟,所谓谈判更无从说起。
编剧马克·古根汉姆
如此精细地“抠字眼”、重新定义,除了希望捍卫人类创作、保护劳动尊严,还因为“编剧”二字不仅承载着一份职业期待,更是从业者的饭碗,意味着署名、分成等诸多关系到养家糊口的现实因素。
在没有AI介入的时代,编剧从初稿到成品,每一环节的参与者均能获得收入,且版权、分成明晰。有了AI,编剧过往的作品都将成为反过来袭击自己的武器:一方面,AI学会了人类编剧的语言方式继续生产,彻底让某些环节的编剧失去饭碗;另一方面,做初稿、人物小传等编写剧目的准备工作、初期阶段,AI可以生成一些乱七八糟的初稿,资方雇佣人类编剧修改AI的初稿—哪怕修改机器生成的“乱码”,工作内容可能更为繁复,但这是“修改”而非“创作”,降低编剧的稿费便也有了理由。
事实上,本次罢工对AI的讨伐、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对峙冲突等话题,也让舆论场中观望的人们忘记了一个事实:这是编剧与资方,是人类与人类之间的利益纠葛。编剧工会本次罢工的另一个诉求是:在流媒体时代为写手争取更大的利润分成份额,也就是要求涨薪。
随着流媒体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剧集不再像从前一样在固定的电视台制作、播放,而是转向网络进行生产与展示。
国际流媒体软件网飞
传统的电视台对编剧采取较为稳定的雇佣制度,编剧为电视台而非某个项目工作,即便创作或播出遇到某些瓶颈,至少还有一份底薪作为保障。稳定的工作也带来稳定的职场环境与可见的升迁路径。如今的流媒体公司则采取更灵活的方式雇佣编剧,以项目牵头搭建“小团队”,写完规定部分后一拍两散,编剧更像是在“打零工”,没有底薪作为保障,遑论职场进阶、升迁。
但流媒体时代的公司显然比传统电视台收入更多。电视台的播放是规定动作、时长受限,流媒体中的热门剧集却可以由观众做主,反复点击收看—每点击一次,就会产生收益。但即便写出多么火爆的热门剧、无论多少次点击带来长期的“收益”,都不会进入编剧的口袋,他们只能在写作完成后拿到一笔固定数额的、没有底薪的工资,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项目。
鹿死谁手
如今,这样打游击般的工作方式也正在被啃食。集数缩短、按集收费的编剧收入减少;零工经济,编剧的收入没有保障;AI入侵,工作的意义受到质疑……50多岁的资深编剧也很难在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城市过体面的生活。
《我,机器人》剧照
资方对写作的傲慢与轻蔑成了导致罢工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对AI参与剧本创作问题的一口回绝,好莱坞一些高层甚至毫不粉饰对AI的青睐:电影制片人Todd Lieberman预测:“未来三年你会看到AI编写的电影……而且还很不错。”福斯娱乐集团执行长也说:“不仅是剧本,剪辑、分镜等方面未来都会有AI的参与。”
至于编剧们想要的剩余收益利润分成,资方自然更不愿意割肉。编剧工会公布的谈判备忘录中,资方表示最多只能给到2.5%—而编剧们的诉求是至少6%。
罢工的潮水是否能冲刷出新的秩序?
罢工进行至今,受到最大影响的是美国脱口秀节目。类似《周六夜现场》《吉米·法伦深夜秀》《斯蒂芬·科尔伯特晚间秀》这样高度依赖编剧、根据现实写作段子的节目已经开始停播或重播。这些节目的特点在于,将现实与幽默勾连,生产讽刺、诙谐这类复杂的情绪,讲述人情……显然,此刻的AI无法理解、也不能替代人类。
脱口秀节目的窘境无形中为编剧们的诉求“撑腰”。由于传统秋季档美剧的剧本写作时间多集中在5月到6月,若是罢工时间继续延长,多部秋季档电视剧的拍摄可能会推迟,我们熟悉的漫威系列《雷霆特工队》《复仇者联盟5》等电影的制作周期也会随着这些动荡延后—流媒体时代,时间就是金钱,哪怕使用重播等办法暂时“填空”,损失的流量与金钱也无法轻松估量。
停播、重播、延期之下,资本方—那些影视巨头们,会妥协吗?
除了对AI的青睐、对创作的蔑视之外,资本方还有一些难以言说的隐痛。网飞(Netflix)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并不乐观:净利润13.05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8%,用户增长也不如预期,内部也在进行小幅度裁员、合并部门;HBO在3月份取消了《西部世界》第五季的筹拍;迪士尼发布了不尽如人意的财报后,宣布削减30%的内容投入、加大电影和电视剧的成本审查。
编剧不满待遇走上街头,巨头在经济下行之下似乎也只剩下徒有其表的傲慢,而好莱坞的罢工潮也从编剧开始蔓延—有消息称,美国导演工会也酝酿在6月发起一场罢工运动。
鹿死谁手,还是两败俱伤,AI困不住编剧,一切只是人类的斗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多资讯
编辑 | 何任远
新媒体编辑 | 阿树
排版 | 泽伟
年轻态演讲节目
《后日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Fengyx778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AI时代,拥有个人微信机器人AI助手!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搜索微信号aigc666aigc999或上边扫码,即可拥有个人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