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hatGPT或许很强大,但还抢不走你的饭碗
2022年11月,人工智能再次颠覆认知,只因一款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催生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横空出世。今年9月,ChatGPT推出语音和图像交互功能,意味着ChatGPT将接入手机端,面向更广大的群体。
ChatGPT在这次更新后,不再局限于一个文本驱动工具,现在可以“看”、“听”和“说”了,从实时图像分析再到语音交流,并且在沟通时,它会表现疑惑,甚至通过故意停顿错词等方式,让自身更加拟人化。其功能的强大、使用的便捷以及快速迭代发展的潜力,引发了人们对于“AI抢饭碗”的担忧。
“机器之心”,一家专业关注人工智能的媒体,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题为《OpenAI重磅研究:ChatGPT可能影响80%工作岗位,收入越高影响越大》的文章,其中援引了一项OpenAI关于GPT对职业、行业、经济等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受影响最大的职业包括包括翻译、作家、记者、数学家、财务工作者、区块链工程师等。像数据处理托管、出版等行业最容易受到影响,而食品、林业、社会援助等体力劳动较多的行业受到的潜在影响则较小。如果这项研究准确的话,大量知识型工作会被AI所取代,白领阶层的就业机会将会受到冲击。
牛津大学曾经发布过一项报告,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美国47%的工作都将被AI所替代,而在亲眼看到ChatGPT在文案和编程方面的能力后,人们对AI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愈发的肯定了这一点。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名为《机器人终于来抢我的饭碗了》报道指出:“有了ChatGPT,基金撰写人、数据分析师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撰写新闻稿、短报告和电子邮件的时间减少了37%,平均减少了10分钟,而且效果更好”,因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好击中了受过大学教育的高薪专业人士的人力资本。”这对身处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连自己都戏嘲“长衫也脱不下来,AI还赶不上”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随着ChatGPT技术的出现,国内一些著名的中企纷纷对AI领域展开了布局,一些公司更是拿出了自己的AI机器人,例如百度发布了“文心一言”,而华为发布了“盘古”。ChatGPT及其他生成式AI的发展确实可能对某些行业和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否会导致大规模失业现象尚不确定。
人工智能ChatGPT是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但它是否能够完全取代人类呢?答案是不太可能。
首先,ChatGPT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它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学习并生成回应。虽然它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答案,但它缺乏真正的情感和情感理解。在与人类互动方面,情感和情感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是ChatGPT难以模拟的。
其次,ChatGPT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其他任务上可能表现不佳。它对于一些特定的问题和情境可能缺乏深度的理解和适当的判断力。而人类具备广泛的知识、判断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些特质使得人类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伦理和法律问题也是ChatGPT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原因之一。决策和责任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人类的道德判断和法律知识,而ChatGPT无法自主做出这些决策。
此外,ChatGPT等产品的发展可能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例如提示工程师等,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综上所述,虽然人工智能ChatGPT在特定领域具有潜力,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人类。人类的情感、判断力、创造性思维和伦理决策能力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人工智能应该被看作是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品。因此,人类和ChatGPT之间应该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今年5月,一位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数字分身”,不仅能做到7*24小时营业,而且只要客户有需要,还能同时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研报解读、分析师电话会等多个场合,可谓“劳模Buff”叠满。
硅谷产品设计师Ammaar Reshi,使用ChatGPT和人工智能绘图软件,仅用72小时就完成了一部儿童绘本的创作,目前,该作品已经成功上线亚马逊公开售卖。
还有一位外国小哥,用ChatGPT完成了自己80%的工作,工作之余开始“剥削”ChatGPT,让人工智能为自己打工,并创下同时做4份工作的记录。
此外,一个被广泛讨论的场景是,ChatGPT应用于学生论文写作或帮助完成作业。学习本身是一种思维训练,通过做作业的过程实现思维模式的培养。所以,如果学生依靠ChatGPT来完成作业,就会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
在写论文场景中,基于相关实验,ChatGPT生成的大部分文献都是虚假文献。因此,使用ChatGPT完成的论文,完全不符合高校论文的标准,并且学生还要花大量时间对其进行修改。所以,在学习中滥用ChatGPT并非明智的选择。然而,ChatGPT具有非常高效的信息检索能力,完全可以作为辅助学习的效率工具之一。
成生辉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职业环境不断演变,人们需要适应变化并不断更新技能。在面对 ChatGPT 等技术工具时,人们可以通过转型和学习新的技能来适应变化,包括培养专业技能、加强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与 AI 工具协同工作的能力。
AI时代势不可挡,对此,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担忧和恐惧,应该最大程度地发挥ChatGPT等AI的功能,进一步拟人化AI工具,同时构建一个靠谱的“护栏”,帮助人们颠覆生产的模式。
不用再考虑自己的工作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只要思路能打开,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你大可以好好对这些新奇的工具加以利用,随着效率的提升,或许,我们在职场上也会更有竞争力。
(深度学术搜索公众号/ChatGPT中文网:chatgpt.99lb.net)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