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担忧来自这条突如其来的留言:
AI的厉害,我们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有想到,危机感来得那么快~办公室的小伙伴们可坐不住了,我们的饭碗要没了?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有个大胆的决定:让AI给粉丝朋友们出一期内容,也就是今天所有的工作交给AI。
一、内容运营
每一期的内容都是从一期选题会开始的,每提出一个选题,就要做好和各部门同事大战十几个回合的准备,煎熬到几轮严刑拷问之后,选题才有可能被采纳。
被捧上天的ChatGPT,显然保持了它一贯的自信,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选题会的毒打,还保留着刚步入社会的天(bu)真(shi)~
不过它能准确跳过我的错别字,确实有两下子~
除此之外,ChatGPT的格局还是很大的,生态、科技、医疗等等它都一股脑先甩出来,甭管能不能用,气势上不能输!
后来我们换了一个方式提问,锁定人群锁定方向,再怎么瞎扯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里扯:
哪有女生不想“永葆活力和光彩”呢?可恶!居然被AI狠狠拿捏了!
虽然制定护肤方案我们一个月前就做过,我们也不介意来一次定制护肤2.0。
但是具体怎么落地,还得靠我们选题会上battle,不然想要ChatGPT综合我们那么多人的建议,cpu都能烧没了。
毕竟没问几个问题,ChatGPT的中文词汇量显然已经告急了。
二、研究员
既已定了选题,接下来就是要让技术中心的研究员着手试验研究了,这一环仍是交给ChatGPT:一般来说,什么适合敏感肌什么适合干皮油皮,都是研究员根据产品成分表、或者真人实测等维度来判定的,有些产品想要有个结论,甚至得评测大半年。
让ChatGPT立马回答,我们还是不太相信的。
就冲这个“地表最强”,我们都不敢相信(差点以为有个牌子叫地表最强)。
不知道是不是出现了BUG,于是我们又问了一次:
看到这个回答,我们日化研究员的DNA动了,有研究表明,化妆品过敏中约有 35% 是由香料引起的。
ChatGPT推荐的其中一款产品我们前段时间测过,里面的迷迭香叶油是致敏成分,敏感肌不一定适合。
更重要的是,AI是没有办法检测产品实际成分的,它对产品的了解,仅仅是产品最表面的信息罢了。
这点恰恰和我们相反,产品里面防腐剂、重金属有没有超标,我们都可以通过检测来获取答案,从而判断,这款产品适不适合消费者使用。
按照技术研究员的话来说,目前AI能提供的信息,都是人类事先有过并且定论的东西,没有技术人员测试过的,AI自然也就没有可提供的数据。
三、编导
技术研究员的饭碗可算是保住了。那编导呢?
ChatGPT给到的脚本中甚至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快乐乐趣,还挺有趣。
只有台词,没有分镜的脚本,拿给摄影老师一定会被轰出去。
而且回答依旧空泛,比如什么是“保护肌肤的防晒霜”、什么是“容易刺激肌肤的清洁产品”?
一一追问后,反而开始举例刺激皮肤的清洁产品的优点,完全无法和之前的脚本所关联。
算了算了,还是自己写吧!
四、编辑
测试到现在,其实结果也很明显了,想要AI出一篇这样的文章,是很不容易的。
首先ChatGPT的回答很随机,同样的问题换一种表达方式,会给到截然不同的回答,就相当于自己推翻自己。
其次,AI技术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辅助我们工作的工具,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但不能完全代替我们完成工作。
综上,身为编辑的我,饭碗也算是保住了!
或许AI还有很多不够完美的地方,但是科学家们仍然在努力挖掘更多的可能性,肩负起让科技带给人类更好生活的使命。
欸?这点好像和老爸评测很像唉~
8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较真的态度,和产品较真,也和自己较真。不是为了内容有多出彩,而是想让评测科普真的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保护家人的健康,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质。
过程中多有波折,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我们认定了,就不会退。
AI虽不完美,但希冀无限。我们也是。
转载请注明:和ChatGPT聊了一天,我差点失业2015年,四川知名主持人酒后路边“方便”,10分钟后只剩下一只高跟鞋 | ChatGPT资源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