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艺术神经:算法侵袭还是人文指引?
文章主题:英国国家美术馆, 波提切利到梵高展览, 青铜器皿, 鲁迅先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IN AI 探索(ID:gh_16874db8b6e5),作者:袁峻峰,原文标题:《ChatGPT之后的世界|从带娃看展想到灵感与10000小时训练哪个更重要?》,题图来源:视觉中国(人工智能设计的图像,灵感来自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亲子时光!五一尾声,与宝贝在上海博物馆度过充实午后。🎨艺术盛宴来袭——”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精选”展览即将落幕,我们抓紧最后机会,一探世界级大师的不朽魅力。展品丰富,不仅能满足孩子的探索心,也能让大人们沉浸在文化的海洋中。📚记得带上你的艺术小眼镜哦!别错过这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让我们在上海博物馆的这次亲子之行中,留下难忘的艺术记忆! Başarılar! 🌟
🎨📚孩子的专注力被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每一步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讲解,眼睛紧盯着真迹,仿佛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相比之下,我更像是个旁观者,偶尔轻轻触碰他的思维,提醒他留意这幅画的细节或是那件雕塑的独特之处。虽然艺术之路漫长,我的引导仅是微不足道的点滴,就像半桶水的艺术理解,但我坚信,每一份热情和好奇心都是宝贵的指引。😊
🎨🎨走进历史的长廊——从波提切利到梵高的艺术盛宴🔍🔍在这短暂却丰富的展览中,你将有幸一窥1400年至1800年间文艺复兴与浪漫主义的璀璨画卷,50位大师的杰作犹如时间的乐章,依次奏响在那个临时的展厅里。每一幅画作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笔色彩都透露出时代的气息。虽然空间有限,但艺术的力量却超越了所有界限,让人流连忘返。🎨🖼️这里,不仅有大师们的光影交错,更有艺术与时间的深度对话,每一步都是对艺术精神的一次深度探寻和感悟。尽管展览匆匆,但它留下的震撼与思考,足以让你在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期待未来的更多遇见。🌱🌟
看完之后还有些时间,我们又去看了下瓷器和青铜器展厅。 还是那样,我以自己的理解去“引导”孩子,试图让他感受五大官窑的古朴、自然、含蓄才是中国美;青铜器的宏大、威严才是中国美。而这种美与文艺复兴的人性与神性结合产生的美是一致的,是“静穆”的美。
对孩子的好奇心,我总是以轻松的方式解答。当他们问起那古老的青铜器,我会简单地告诉他们是用于祭祀的。然而,孩子敏锐的眼光总能揭示真相,他纠正我,那是用来存放食物的。面对公元前300多年的年代,我意识到青铜器在那个时代已经相当普遍。虽然那时我对它的具体用途并未深入探究,但青铜器的历史和功能确实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对孩子而言,这样的知识不仅有趣,也是他们了解历史、拓宽视野的重要一步。青铜器的神秘魅力,就隐藏在这日常对话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传承。📚🔍
这两天突然想起鲁迅先生反驳“静穆”的文章“题未定”草(六至九):
🌟偶尔于雅俗边缘游走,此刻分享或许略显突兀,但我坚信这背后蕴含的独特魅力:对古董的热爱,始终如一。回忆起多年前在北京的一段邂逅,一位不折不扣的土财主,竟也踏上了高雅的艺术之旅,购得一件周鼎,其貌虽斑驳,岁月痕迹却深深烙印。然而不久之后,他竟让铜匠将那土花铜绿悉数擦拭干净,熠熠生辉地置于客厅中央。这样的精光再现,我此生仅见一次,如此雅致与世俗的碰撞,令人难忘。 若要了解更多关于古董艺术的故事,不妨探索这历史与现代交织的魅力领域。记得,雅往往藏于细节之中。
一切“雅士”,听到的无不大笑,我在当时,也不禁由吃惊而失笑了,但接着就变成肃然,好像得了一种启示。这启示并非“哲学的意蕴”,是觉得这才看见了近于真相的周鼎。鼎在周朝,恰如碗之在现代,我们的碗,无整年不洗之理,所以鼎在当时,一定是干干净净,金光灿烂的,换了术语来说,就是它并不“静穆”,倒有些“热烈”。
🌟希腊雕刻的魅力,历经岁月洗礼仍熠熠生辉🌟。它的醇朴并非源自泥土的掩埋或风雨侵蚀的黯淡,而是时间赋予的独特韵味。想象一下,那些雕琢精细的瞬间,它们曾是崭新的,雪白且闪耀着光芒。我们今天欣赏到的美,其实是对古希腊人审美之镜像的重构,而非原貌重现。每一刀每划都见证着历史的痕迹,增添了艺术的魅力与深度。🌍
陈丹青录制的局部第一季《巨人的战役》就引用了这段,也十分佩服鲁迅先生作为艺术家的直觉,那可是没有看过复原的希腊雕塑,就有的洞见。
那天娃还想仔细看看一个辽代彩色瓷器,被我拉走,鄙夷地说辽代瓷器花里胡哨,不符合中国审美。想来,辽代彩色瓷器当时应是极“热烈”的美。陈丹青就极推崇流落海外河北易县辽代三彩罗汉,认为这位无名天才艺术水平直追文艺复兴时代的大雕塑家作品,却早了几百年。想来我家娃是被我误导了,也不知下次再去,他还有兴趣看那辽代瓷器吗?
图片来源:纪录片《局部》
顿时生出念头,娃的一个艺术的脑神经网络联结被我扼杀了。
灵感与10000小时训练,哪个更有价值
站在父亲的角度,总是认为孩子不缺那点灵感,缺的是10000小时训练。但面对ChatGPT带来的变革,好像10000小时的训练也不是那么重要?
前几天看到新闻,好莱坞编剧组成的美国编剧工会(WGA)冲上街头,堵在 Netflix、迪士尼、派拉蒙和亚马逊公司门口举行罢工。这是好莱坞 15 年来唯一一次罢工运动。一次人类第一次因为 AI 大规模罢工抗议。编剧工会希望行业规范 AI 在其工会项目中的使用,认为 AI 不能编写或者改写文学材料,更不能拿作家们的作品去训练 AI。当然这个要求并不可能被满足。如同笔者之前的一段幻想已然成真。
在缪斯女神的神庙一边:
缪斯女神呀,您既然主司艺术和科学,快去管管那帮做算法的人吧。他们想侵入我们艺术的领地。之前还只是拿张照片,一刷是梵高的风格,再一刷又成了毕加索,做些画匠的事。现在已经开始用AIGC做命题绘画了,3秒一张,不满意继续等3秒。他们还用算法写新闻、作诗、作曲。难道您偷偷将我们的秘密告诉他们了。不,不,您不会。
我们无数的夜不能寐的冥想,练习又为了什么。不不,他们做的东西是没有灵魂的。缪斯女神请回答我们吧。
另一边:
缪斯女神呀,别理他们。我们将证明只有我们才是您虔诚的信徒。他们是没有信仰的家伙,说什么要避开最亮的灯塔,不做最绚丽的陵墓,他们的所谓风格不是在不断摇摆,轮回吗?
我们却不一样,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您指引的大道上前行。他们眼里的万物和千百年前他们的前辈们有什么不同。赋予些新意义?可笑,那些意义可能还是源于我们的发现。我们之前只是表面的丈量,后来深入万物的内部,现在,我们想将一切向量化,通过机器挖掘它们内部真正秘密。您看,我们创造的机器不是学到了他们的表达吗?
当我们了解了人世间艺术与科学的秘密,必将再匍匐在您的面前,献上一切。
缪斯女神微笑地看着他们双方,并不说话。
但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大众而言,借助ChatGPT之类大语言模型、生成模型的加持,无数的辽代天才将被赋能,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ChatGPT必然会助推多样性爆发的原因。
如果代价不是我失业,当然希望看到ChatGPT助推多样性爆炸性增长
文艺复兴冲破了宗教束缚,重新关注人性。其艺术体现了神性和人性的融合,复兴指的是古希腊时代的艺术。尼采也是极推崇古希腊艺术,提出日神和酒神概念。日神艺术是一种充满理性、光明和秩序的艺术;他说:“天地间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某种东西,值得在这片大地上生活,诸如美德、艺术、音乐、舞蹈、理性、精神,就是某种移风易俗的东西,某种高雅的、疯狂的或者神圣的东西。”这就是日神精神。但尼采更推崇酒神精神,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自然与人的一种原始野蛮的、具有破坏性的、非理性的力量,是个体生命和个体意识与世界超验本体浑然相融的一种精神状态。
胡塞尔和其他现象学派哲学家们,重建了多样性的世界,否定了康德理性超验作为唯一的发展方向和意义来源。
杜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大众化。这不就是自媒体平台上呈现的内容吗?在抖音平台上,无数类似《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二创作品在呈现。ChatGPT已然攻克文本与图片,攻克视频也只是计算资源与时间问题。人类受限于自身存储、计算能力,无法探索二维图像,文字表达的全部空间,而机器可以,再根据人类的偏好,构建人类感兴趣的、合理的大集合。可以想见加上ChatGPT的助攻,在一些领域将出现多样性爆炸很快就会到来。
《美国增长的起落》作者分析了1870~2015年间,美国历次技术进步以及相关经济增长。1994~2015年间,计算机一直在代替人类,从失业率来看,并没有导致大规模失业,但良好的、稳定的中层就业岗位在逐渐消失,如好莱坞编剧组成的美国编剧工会(WGA)的编剧们。
作者简介
袁峻峰,《人工智能为金融投资带来了什么》作者,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FRM金融风险管理师,目前就职于国内某大型券商,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IN AI 探索(ID:gh_16874db8b6e5),作者:袁峻峰
AI时代,掌握AI大模型第一手资讯!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扫码右边公众号,驾驭AI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