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搜狐科技
作者 | 李 阳
日更10000字,不敌一键成文?
近日,“番茄小说协议遭作者联合抵制”的话题引发热议。
距离上次行业“群体”抵制AI还不足半月,这回又轮到了脑力劳动者。
据相关媒体报道,有不少网文作者发帖称:番茄小说最新的签约协议中增加了“AI训练补充协议”。
其目的是要求作者同意把自己的作品“喂”给平台AI,以用于后续内容开发。
图源:北极商报
该协议中明确指出,一旦乙方同意此条款,甲方就可以将作品全部信息,包括作品名、简介、大纲、章节、人物,甚至是作者个人信息、封面图等一系列数据用于AI开发。
一位决定断更的四级作者,在番茄小说码字5年,粉丝3万,名下作品12万在读,他表示“由于平台的“霸王条约,我不在这里写了。”
按他的说法,不想以后的老婆(作品)变成“尸块”,更不想成为被告。
无独有偶,在与番茄小说同属字节系的AI软件「豆包」中,作者们也发现了自己创作的文章“大纲”。
让这些网文作者们担心的是,AI通过“揉稿”、“抄梗”、“抄袭人类脑洞”变成了原创,人类作者借鉴最终沦为抄袭。
7月23日,番茄小说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番茄小说对于已签署补充协议或签约条款中包含AI辅助写作条款的作者,已上线解除相关条款的功能入口,用户可通过番茄作家助手app、番茄小说网作者工作台发起解除相关条款。在操作中有任何疑问,可以联系客服人员。
番茄AI点燃网文圈
经查询,番茄小说目前已经存在多个账号一日更新十几本的情况。
比如ID为“江沅说书”的作者过去大半年内上架了3本书,近3个月内则上架了222本书。
此外,不少作者爆料,数日前,该账号下的作品数已达到266本。
部分作者发现其中许多上架作品只有书名、笔名不同,但开头相同后,目前该账号删除了40多部作品。
榨干脑汁的创作,却不敌AI一键成文?
对于作者而言,他们担心的或许不是一时的涉嫌侵权,而是一种近在咫尺的威胁。
据了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已有上百位博主发帖表示与平台解约后被限流,但并没有收到违规有关信息。
有作者表示,此前自己每天创作收入大概在5~6元。解除AI协议后,流量下降,每日收入缩水到了几毛钱。
对此他还补充,“7月20日,我收到站内信,告诉我近期因断更内容,被限制了流量,所以不敢保证我个人的限流与解约直接相关。”
对此,番茄小说给出了官方解释:“番茄小说对违反平台治理规则(如侵权、低俗、色情等)的作品,会酌情进行限流、下架、封号处理。番茄近期对一些违反平台治理规范的作品作出了处置,和相关补充协议无关。”
喂饱了AI,结果原作者成了抄袭者
其实,AI写作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于最早冲击的就是文字行业。
但本来说好只是打打辅助,结果小丑竟然是自己。
都说文字创作者生平最怕惹上的麻烦就是“版权问题”,之前很多明星作家都因此被“雪藏”。
而如今,网文平台让作者签署的协议中明确指出“训练生产内容受平台版权保护”,也就是AI生产的内容是受保护的,那么作为模型训练数据库的原文是否受到了保护呢?
很多作者称,这简直是倒反天罡!
虽然番茄小说一直在强调,之所以增设这样的条款,是为了帮助作者大幅提升写作效率和阅读体验,并非试图用AI代替作者,现阶段也没有打造纯AI小说的计划。
事实上,无论是AI辅助写作,还是纯粹的AI生产,网文作者都不会赞同。
因为,这不仅仅是番茄小说签约作者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一旦AI创作在网文市场普及,所有网文作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这份“补充协议”会惹来网文圈的质疑,一些抵制者甚至并非番茄的签约作者。
大家心里都明白,“网文AI写作”就好比是潘多拉魔盒。
未来一旦自己的作品被当成了数据库,AI作者成了集大成者,相当于是自己给自己吃饭的碗砸了。
一位小红书博主就亲自做了示范,验证了用AI喂文的后果。
首先,以《西游记》的写作风格,描述一个奇幻的网络故事。看到了生成的内容,粉丝们明白了,番茄不仅用作者的文字训练AI,还将其作者的信息一起捆绑。通过掌握这些数据,可以形成无数具有作者风格的小说。
小作者被挤压,大神的内容风格被模仿,这个口子一旦撕开,未来平台在审核的时候会不会故意不通过,等待AI出来内容后,再放出作者的文章定为抄袭?
虽然这些只是他们的猜测,但显然一批作者已经按捺不住开始采取行动。
有人举起“停更”大旗,希望以此震慑平台;有的脑洞大开,企图利用“AI训练规则”通过生产低质、乱码的作品“教坏AI”;而那些有号召力的作者,则已经开始在各大平台招兵买马,打算自建平台,为网文作者创造自留地。
“流量下降,平台还会管我们死活吗?”
这或许才是所有网文作者内心最担忧的事。
AI真的能代替真人作者吗?
从番茄小说探索AI的路径可以看出,推进网文AI写作势在必行。
首先,基于平台的盈利模式及用户群体的特征,AI写作确实能够帮助一些小说平台实现利益最大化。
番茄小说与晋江、阅文等付费平台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盈利模式不同,采用免费的模式依靠“流量+广告”的路径,让网文从内容生意变成了流量生意,进而造成了内容生态的改变。
和晋江付费模式要求作者以更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读者付费不同,番茄打破了“付费墙”。
最终,留住了对作品内容质量要求不高的用户,满足于获取浅层的爽感,降低了作者和读者的门槛。
AI辅助工具,一方面能够帮助作者提升产能,另一方面确实也给平台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收益。
这也是为何,番茄小说在最开始上线AI写作功能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反响。因为当时用与不用AI辅助,最终还是个人选择,并没有危及到原作者。
但如今,要将作者的信息当数据库,表面上看是“AI抢饭碗”,实则是否可以说是平台仗着流量集中压榨作者的创作权呢?
在还没有明确AIGC版权问题的有关立法内容时,作者们的种种担忧都是合理的。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刘伟表示:“对于如何深层次处理AI侵权问题,政府层面正在推进立法。目前清华、北大、中国政法大学都提出了AIGC的有关草案。”
AI的发展,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但是,在完善相关法律和裁判规则过程中,对行业的鼓励和保护也非常重要。
现在看来就仿佛是,蛋糕还没做好,一群人等着下刀。
最终受伤害的,是那些最初为这个行业打地基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