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珏老师最近到很多高校、中小学进行AI教学技能培训,所到之处,引发了老师们的强烈反响,培训现场经常处于“沸腾”状态。
培训现场,老师们一边学习AI、体验AI,一边开展“人脑+硅脑”的共创,产生了很多精彩的作品。
以下刊登湖南衡阳祝融小学 欧阳旭红老师和“天工”AI大模型共同创作,完成的一份非常精彩的培训心得。
——当然,普通的培训心得,也包括计划、总结、方案、汇报等等,对于大模型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很多老师现场就用AI写培训心得,并对结果感到惊奇和满意。
不过,总体来说,AI撰写的培训心得总结结构很好、但内容比较空,没有什么针对性。
那么,如何能让大模型按照我们的心意,输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呢?
——答案是:给大模型输入准确、细致的指令,也就是提示词!
(本文的关键是提示词,以及人与AI的协同工作方式,用哪些大模型并非重点)
欧阳旭红老师做了多次尝试,不断调整提示词,还给大模型提供了一些参考文档,终于得到了远超想象的精彩作品。
首先,欧阳老师精心编制了如下提示词:
在上述提示词中,我们看到:
1、规定了培训心得的结构,分三大部分:序+中间分4小段+结尾
2、对三大部分都有着明确的主旨要求
3、提供了参考文档(学员手册电子文档)。天工AI、Kimi等大模型都是可以上传参考文档的。
根据上述提示词,天工AI输出了第一稿:
【培训心得】
一、序:欣喜之诗
燕园初遇,心潮澎湃,学海扬帆。
望未名湖畔,柳绿桃红;博雅塔下,书声琅琅。
古都西安,文化璀璨,此行研修意何长。
待明日,看教育新篇,共谱华章。
二、循着古诗探西安
踏入西安,仿佛穿越时空,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我循着古诗的足迹,探访了兵马俑的雄伟、大雁塔的庄严、古城墙的厚重。这些历史的痕迹,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激发了我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在这里,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跟着导师悟真知
在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众多教育大家的讲座,他们深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关贵海教授的国际视野、程翔校长的教育智慧、贺卫东教授的学术严谨……每一位导师都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创新。
四、伴着学友研课题
在研修期间,我与来自各地的学友们共同探讨课题,交流心得。我们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共同成长。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魅力不仅在于个人的努力,更在于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五、研修作业提能力
通过完成研修作业,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每一次的作业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结尾:《沁园春》填词】
古都西安,文化之都,教育之光。
望城墙内外,书声琅琅;大雁塔下,思绪飞扬。
兵马俑前,历史沉淀,千年文化韵味长。
研修路,看教育新篇,共谱华章。
导师引领方向,悟真知灼见心中藏。
与学友共研,思维碰撞;课题探讨,智慧闪光。
研修作业,提升能力,教学相长路更长。
收获丰,叹西安文化,博大精深。
能把培训心得写成这个样子,相信已经超过90%老师的水平了!
不过,欧阳老师却感觉最后的填词不够理想,向天工AI提出了第二次要求,提示词如下:
请修改后边的填词,更多地体现研修的收获。
天工AI输出的内容如下:
《沁园春·西安研修》
古都长安,千年风华,万里云烟。
望城墙内外,古韵犹存;大雁塔下,诗意盎然。
导师授业,学友共研,探寻教育新篇章。
待归去,携满囊智慧,不负此行。
研修如此精彩,令我心潮澎湃难平。
忆古诗探秘,文化深邃;
导师指引,真知灼见。
学友相伴,课题研讨,共绘教育新蓝图。
愿未来,以所学所悟,点亮学子心灯
可以看出,在这一版中,确实更多地体现出了研修的过程与收获。
接着,欧阳老师又针对第三段“跟着导师悟真知”太过简略的情况,向AI输入了第三次提示词:
请根据学员手册,把第3板块导师引领这一块写得更加详细一些.
这回天工AI输出的内容如下:
三、跟着导师悟真知
在这次西安研修之旅中,导师们的引领犹如北斗星指引航船,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深邃海洋。每一位导师都是一座灯塔,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首日,我们迎来了教育界的泰斗张教授,他的讲座《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宛如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们领略了教育的前沿动态。张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唤醒了我们对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紧接着,李博士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课,让我们见识了科技与教育结合的魅力。她不仅展示了多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还分享了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实例,使我们对信息化教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此外,王老师的互动式工作坊《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与创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生动的方式,让我们亲身体验了情境教学法的魅力,并引导我们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方法。
每一位导师的授课都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对教育理念的启迪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建议,都像是一颗种子,播撒在我们心田,等待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导师的引领下,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的滋养,更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终身学习的教师。我们将这些珍贵的经验铭记于心,带着它们回到各自的岗位,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可以看出,AI确实将《学员培训手册》中的更多内容提取了出来,并通过它自己的“想象/杜撰”,描述了一些培训的细节,令人感到满意。
经过精心编写的提示词,以及后续的两次对话,大模型终于输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王珏老师看到欧阳老师的作品后,请她在全班作了分享,结果获得了全班学员的惊叹声和如雷般的掌声!
在培训结束后,欧阳老师非常感慨地说:
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正如是王珏老师在培训中所说:
(对于文字性知识)大模型在每个领域都达到了初级专家的水平
平凡的人脑,在超出自己专业领域之外之时,确实是比不上大模型的。
但是,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大模型的这种超级能力呢?
是不是人脑只能“硅脑”的附庸呢?
虽然大模型确实能帮到我们,但这一问题着实让人心情沉重。
不过,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
上面的培训心得,版权属于谁?能不能属于AI?
再进一步考虑:
人脑在其中有没有付出工作?有没有比较高级的思维含量(不可取代性)?
最终的作品是否令人满意,是谁在判断的?需要怎么改、向什么方向改,是由谁提供的?
如果换一个人来问大模型,是不是AI能输出同样质量、甚至更高质量的作品?
大模型自己能不能输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
从这个角度思考,一切就会“真相大白”!
大模型并非人类思维的“取代者”——虽然它确实可以在“一般性文字”方面帮我们节省大量脑力和时间。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AI更多地扮演了人类思想的促进者、对话者、启发者,让人脑可以减少大量“低层次”思维活动,专注于开展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并提供更多的创意和可能性!与此同时,AI也离不开人脑所提出的好问题,以及人类特有的价值力、判断力、情感力!
本着以上认知,王珏对欧阳旭红老师所提的感慨进行了如下答复:
“人脑+硅脑”共生共创、互相启发、协同工作,才是大模型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准备好进入AI共生共创时代了吗?
——————————————
本文是王珏老师关于AI教学技能的系列文章之一,欢迎查看系列文章:
#ai 王珏老师AIGC教育应用文章集锦
如果您对AI教学应用感兴趣,欢迎大家加入“AIGC教师交流群”:
王珏老师的培训课程《AI时代教师必备技能》已在高校、中小学培训近百场,老师们反响极为强烈,不吝给予最美的赞赏和评价!欲将本培训课程引入本单位,请到本公众号首输入”AI培训“,了解联系方式。
————————————————————
本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微课与PPT研究、以及其它实用技术研究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查看更多研究:
aigc:ai教学应用技巧集
xxkx:学习科学研究文章
wk:微课超级大全,设计制作应用一网打尽
ppt:PPT技巧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