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AI色变?武大这名教师“反向操作”,期末考要求必须用AI创作

AI老师 4个月前 lida
17 0 0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王怀民 纪曼

实习生 崔馨月

人工智能工具风靡高校,该如何应对?有教师严令禁止,更多人则在探寻合理运用之道。

这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门选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不久前结束的期末考查中,不但不要求禁用AI,还明确要求使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为鲁迅、郭沫若、钱锺书等大师的经典名作再设计书籍封面。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用AIGC设计,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授课教师韩晗表示,他的目的是让大家学会和AI“打交道”,同时知道AIGC的不足之处。

谈AI色变?武大这名教师“反向操作”,期末考要求必须用AI创作

韩晗和学生合影

一次闲聊促成创意考试

韩晗是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的这门选修课,有150多名大一学生选修。

“在所有专业里,只有新闻有‘新’字,我们应当鼓励同学们求新求变,去寻找‘新’的机遇与可能。”韩晗的这次期末考题确实足够“新”——任选一种AIGC图像生成工具,为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女神》、钱锺书的《围城》、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以及崔健的《一无所有》等六部现当代文学经典名作再设计封面,并配上相应的“广告语”。

“以前考试要么是一张试卷,要么是一篇论文。韩老师公布考题时,大家都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兴趣。”学生黄嘉欣说,惊喜过后她也意识到,这样的考核方式对自己并不简单,因为此前虽然看了很多关于AI的新闻,但自己并没有过多尝试,心里没底。

谈AI色变?武大这名教师“反向操作”,期末考要求必须用AI创作

学生提交的AIGC制作图片

为什么会采用如此新颖的考核方式?韩晗回忆,这是源于今年3月份,他在一次课后和新闻传播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洪杰文的一次闲聊。

“当聊到期末考试怎么考时,洪老师说,最近一年AIGC技术势头太猛,有学生常常偷用这种方式答题,老师往往看不出来。有没有一种办法,不禁止学生用AIGC,但也不能让他们完全依赖AIGC。”韩晗说,当时他没有过多思考就表示,期末考试可以鼓励学生使用AIGC,看看大家到底能把这个工具“玩”到什么程度。

洪杰文同韩晗聊这个话题,是有原因的。作为科学史研究者,韩晗是国内较早接触AIGC的学者之一,早在2023年2月,他和团队就完成了ChatGPT介入工业遗产研究的实验报告。在他看来,“新技术来临时,防是防不住的,科学家们既然发明了AIGC,我们就不应该禁绝它,而是应当不断去完善、优化它。”

想做出好作品并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AIGC工具一键成图,但韩晗却给了同学们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考核。

因为他知道,要产生好的作品并不容易,“我选取的文学作品横跨近百年,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文化观念,而书籍封面应该要体现一部作品的灵魂,如果你不深入理解作品,就别指望靠AI帮你理解和呈现。”

谈AI色变?武大这名教师“反向操作”,期末考要求必须用AI创作

学生提交的AIGC制作图片

果然,原本以为“捡了便宜”,为考题暗自叫好的同学们,很快开始跟老师“吐槽”起来。“我选的是为《围城》设计封面,结果出来的图像是千军万马围住一座古城,这和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哪里有一丁点关系?”“让AIGC给《女神》设计封面,立刻蹦出来一个妖娆的‘直播网红’,这哪里是郭老笔下的女神?”“原本以为AI聪明过人,没想到是‘一根筋’。”

同学们发现,AIGC本身是“望文生义”的工具,如果只简单的输入文学作品的标题,出来的设计图一定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韩晗笑着解释,中国文学作为具有写意传统的文学,最大的特点是抒情,许多作品的标题隐藏着作者的深层思考,往往与字面意思并无直接关联,“比如说崔健的《一无所有》,这本来反映是改革开放之初社会转型期青年人的焦虑、亢奋与探索,是一个事关文化转型期的精神困境问题,和一个人‘穷得叮当响’毫无关联。如果只是简单地让AIGC给《一无所有》设计封面,很可能给出的就是一群乞丐的形象。”

谈AI色变?武大这名教师“反向操作”,期末考要求必须用AI创作

学生提交的AIGC制作图片

经过碰壁后,同学们开始优化指令输入,最终呈现的“答卷”让韩晗很欣慰。“比如说《围城》的封面,以民国时的沿江城市风貌为中心,既反映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又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顺势而为’的精神特征;而《女神》的封面则具有鲜明的复古特征,几乎可以直接使用;《一无所有》的封面更有趣,是两个八十年代装束的年轻人,眼睛蒙着红布,在雾霭中奔跑,与崔健当时想表达的情感基调非常吻合。”韩晗说。

谈AI色变?武大这名教师“反向操作”,期末考要求必须用AI创作

学生提交的AIGC制作图片

让大家知道AI不足之处

最终,绝大多数考生都顺利通过了结课考查,收获了2个学分。

韩晗有些得意地表示,“我是一家学术期刊的编辑,最近许多同行都表示,要提防‘AIGC式投稿’,仿佛有点‘谈AIGC色变’。学生依赖AI画图写论文确实值得警惕和担忧,但我相信,他们通过这次考试一定会发现,AI工具并非万能的。”

“这次考试看似简单,实际上则考查了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和学术视野。比如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对长篇作品的归纳和提炼能力,还有在人工智能时代和AI的交流能力。”韩晗认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将来有很多会进入广告、创意设计或文化产业等领域,必然会广泛地使用AIGC工具,作为老师,应当带领同学们提前适应AIGC的新应用,并找出其局限性。

谈AI色变?武大这名教师“反向操作”,期末考要求必须用AI创作

学生提交的AIGC制作图片

同学们确实收获很大。黄嘉欣说,她不断尝试优化指令才得到比较满意的作品,“这次考试倒逼我自主学习到了很多未曾涉猎过的知识。我也意识到,要将人类习惯使用的语言转换成AI能够识别的机器语言,才能更好便于AI抓取关键信息。”

同学胡梦涵也表示,“这次考试激发了我的尝试欲和探索欲。我发现AIGC与人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鸿沟,未来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与AI有效对话。作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我们必须熟练掌握新工具的使用。”

除了引导学生掌握AI工具,韩晗还有更深用意,“我希望同学们意识到,AI工具目前仍有鲜明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它面对文学时并没有应有的抒情与审美能力,更无法读解文学修辞背后所蕴含的诗意。”

韩晗举例说,虽然同学们最终提交的AIGC封面设计整体令人满意,但考核的另一部分“为文学作品写‘广告语’”则亮眼不多,不少同学提交的广告语有很明显的AI痕迹,“这也再次提醒学生,文学终究是‘人学’,需要靠自己的日积月累,并无捷径可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