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来袭,教师职业何去何从?未来学习方式会怎样颠覆?

AI老师 1个月前 lida
12 0 0

文章主题:教师职业, 人工智能, 学习方式

666ChatGPT办公新姿势,助力做AI时代先行者!

01.

教师职业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先给出我的回答:我认为教师职业将来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将来的学习方式也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教师职业是否还会存在?

我的答案是:教师职业仍然会存在,但是教师的工作将和现在的教师不太一样。

这两者是否矛盾?

🌟教育升级新纪元,AI引领高效学习🚀!👩‍🏫在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悄然转变,不再局限于重复繁琐的任务。他们专注于启发思考,引导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个性化与精准的支持。bots接手了批改作业的重任,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核心知识的掌握。这样一来,教育质量得以提升,学习成效显著飞跃!📚智慧教育,让每个孩子在AI的翅膀下展翅翱翔!SEO优化词汇:#人工智能教育 #教师转型 #高效学习体验

🌟未来的教育模式正在革新,创新型人才将成为教育领域的新主角🌟。传统的教书匠角色将逐渐被高技能的专业人士所取代,他们专注于推动创新和思维启发。这意味着教育的规模将发生显著变化,不是简单的数量膨胀,而是精炼到只剩下真正的精英。📚💻

这就好比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完成翻译、记忆并查找法律条文、病理照片的识别、服务,但是正式场合的同传、交传、高端律师、名医、高端酒店的高级服务生仍然会存在。

人工智能教育来袭,教师职业何去何从?未来学习方式会怎样颠覆?

为什么说教师绝大部分的工作是可以被取代的?并且由人工智能完成这些工作,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先来看教师职业存在的困境:

02.

困境1:虽然教师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但是教师资源仍然非常缺乏。

🌟教育现状揭秘:师资分配不平衡,多数普通校面临“教师荒”🌟在探讨教育质量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关键因素——师资力量的分布。诚然,一线城市如北上广的优质教育资源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就能轻易获取充足的教师资源。事实上,全国各地的师资分配存在显著不均衡的现象,这给许多普通学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身处基层的教育机构,往往面临着师资短缺的困扰。他们的课堂常常因教师不足而显得捉襟见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相比之下,那些享有良好教育资源的地方,或许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形成良性循环。这种不平衡状态,无疑对教育公平构成了威胁。改写后:🌟全国各地师资分布不均,普通学校教师短缺问题突出🌟优化后的表述:教育领域的一大挑战在于师资配置的失衡,尤其是在那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这并非只存在于一线城市,如北上广等热门地区。众多普通学校正饱受“教师荒”的困扰,教学资源受限,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种不平衡的教育资源分配,对教育公平构成了潜在威胁,也呼唤我们关注并寻求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教育水平,我们期待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均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现状:虽法规限制班级人数至50,但部分学校无奈扩班应对师资短缺难题!📚面对师资不足的挑战,许多学校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将原本应承载的每班学生数扩展至上限——60、70乃至更甚。这背后是教育资源不均与师资供求失衡的现实压力,反映出教育体系在优化配置上的微妙平衡。👩‍🏫虽然政策初衷是为了保证每个孩子的个体化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但实际操作中,学校不得不灵活应对,以确保教育的基本普及。📚💻这样的调整虽有其必要性,但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担忧——如何在保证规模效益的同时,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优化教育结构,提升师资水平,成为未来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缺乏师资的后果就是降低教师招聘的要求。

全国六大师范院校的学生招不着,那就招非师范院校的本科生,一本的招不着,就招二本的。实在缺老师的学校,找有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或者实习生先顶一个学期,不给编制,只是临时工,招到教师以后再清退。

这就是教师行业的普遍现象。

🎓教育界并非如外界渲染般火拼激烈,硕士博士任教小学生的现象虽常见于新闻报道,实则数据背后揭示真相。👀据统计,硕博士在教师队伍中占比仅为1.22%,这与社会普遍认知存在显著差距。📚相较于热门行业,教师行业的吸引力并未被过分夸大,反而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招聘教师成了难题,师资力量的短缺可见一斑。诚然,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职业就缺乏竞争力。相反,它更需要专业知识和爱心的双重加持。👩‍🏫那些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教师们,他们的价值远超简单的学历标签。而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更加关注教师培养,优化招聘流程,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SEO优化提示:教育行业竞争、硕士博士任教比例、教师吸引力、师资短缺、教育价值、教师职业竞争力、教师培养、招聘优化

人工智能教育来袭,教师职业何去何从?未来学习方式会怎样颠覆?

来源: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10-14/doc-ifxirmpy1593774.shtml

(pps:我毕业的时候曾见识过校招。好的学校自然有一堆竞争者,但是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不那么有名气的学校,招聘台前门可罗雀。只要有人愿意把简历投给他们,他们马上就可以签约,已经饥渴到了这个程度。)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逻辑链条:缺乏师资→降低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能力无法得到保障。

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两块:知识的输入能力、知识的输出能力。

知识的输入能力: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自学能力有强有弱,因此不能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能准确输入知识,于是就更不能保证学生得到的是准确的知识。

知识的输出能力:很多教师不是在师范类院校接受四年的师范教育毕业的,而是通过自学完成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拿到了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考试有很多猫腻,我过一段时间也许会写一篇专门的文章。)

这部分人也许在知识的输入方面合格,但是未必具备输出能力。知识的教授是另一码事:如何将自己脑海当中的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别人、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制定并完成教学目标?这部分人缺乏相关的训练。

知识的传达需要准确,我相信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

而教师的传达往往会出错。这是我在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问题。

教师改作业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在同一道题上出错。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每个个体的挑战各有千秋:📚有些可能是知识点掌握不扎实,混淆了黑白;👀有些人可能审题不清,一念之差失分;🤔而理解上的偏差则需要深入剖析。识别并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因材施教。🎓

但是学生出现了共性问题,说明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传达的某个知识,在绝大多数人脑袋中留下了错误的印象,而这,应该是教师表达不够准确的原因。

如何解决教师作为人的局限性?

人工智能可以做到。人的工作是不可控的,有时表现好一点,有时表现差一点。但是人工智能可以做到绝对的稳定和准确。

如何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放到网上的知识可以无限拷贝,发送到每一个学生手中,而不增加边际成本

但是有人说知识的传达除了需要准确性,还需要趣味性啊?机器能保证这一点吗?

曾经有一个实验:一个班级由教师本人讲课,另一个班级播放教师讲课的录像,然后测试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发现,只看录像的班级,听课积极性不高,成绩也不如真人讲课的班级。由此说明学生学习必须依靠教师本人,而不能把教学资源放到网上让学生自学。

我只想说:你为什么要放教师上课的录像呢?多无聊啊。难道现在的技术手段还不足以让人做出更多样化、有趣味的学习资源吗?

为什么比起历史教科书,大家更爱看《半小时漫画历史》?为什么大家好不容易摆脱了学习,又热衷于在TED上学习新知识?为什么在教室里放一个科普短视频,马上就能吸引到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人工智能教育来袭,教师职业何去何从?未来学习方式会怎样颠覆?
人工智能教育来袭,教师职业何去何从?未来学习方式会怎样颠覆?

现在很多高校在推广翻转课堂。即:将学习资源发到网上,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就不用再讲基础知识,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深入探讨、互动学习。

想法很美,但现状是学生普遍不愿意在网上自习,把学习资源打开就扔在一边,以获得学习时长记录,蒙骗老师。

是学生的问题吗?是人天生就有惰性吗?那怎么解释现在网上付费课程、付费社群火爆的现象?

人都渴望知识、渴望进步。

高校的翻转课堂推动不起来,主要是高校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而是简单地把教学PPT和录像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学生觉得无趣,便不愿意学习。

这是教师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更不是网络学习的问题。

所以不用质疑网络学习是否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如果教育资源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趣、有用、有交互性,不愁学生不愿意学习。

03.

困境2:基础教育的问题不在于知识太多,而在于知识太少。

有自学经验的人会发现:新接触一门知识,往往有很多内容看不懂,但没有关系,看懂一点是一点,哪怕只能看懂很少一部分,但对这门知识就有了大体的印象。

然后再通过查找资料,不断密集接触这一类知识,脑海中原本模糊的概念会变得清晰起来。

刚开始由于什么都不懂,只能不断默默积累知识。知识积累多了以后,就会形成知识之间的连接——看到这个知识点,马上想到曾经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知识点,于是理解就更深了一层。

再慢慢地,便有了反思的能力,这个知识点好像和某个地方有矛盾,作者说的一定对吗?

于是要找资料、数据、做实验去验证自己想法,找到更合理的解释。

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但是教师会做什么?告诉学生:你们要有反思的能力!要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你看人家科学家是怎么做到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但学生完全无法体会这一点。因为他们所有有限的知识都是教师告诉他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新的,他们只能默默记录下来,他们的知识输入量还不能让他们具备联系和反思的能力。每当他们没有相关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时,他们就告诉自己,老师说的东西记下来就好了,考试总是要考的。

高中三年,一个学科只学几本书,一个知识点只有一两千字的解释。阅读量如此之少,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联系,学会反思?如何奢求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学习不应该是教师教,而应该是学生自学,且是基于大量阅读素材的自学。

教师教授的优点是能让学生迅速掌握一门知识,但是学生无法从中提高学习能力,当没有教师教授知识的时候,学生就停止了学习,这是牺牲了未来利益的学习。

而学生自学,刚开始会慢一点,但是一旦他掌握了学习的窍门,就能融会贯通学习所有的知识,未来能力的增长是成指数级的。

人工智能教育来袭,教师职业何去何从?未来学习方式会怎样颠覆?

如何做到这一点?把经过挑选的学习资源放到网上,发送到每一位学生手中,供他们自学。但仍然要基于有趣、有用、因材施教这些原则。

有人说:现代的教育改革就是在努力这样做啊!比如翻转课堂,把大量资源放到网上让学生自学,不就是希望达到这个目的吗?那需要人工智能做什么呢?

这就要看教师的第三个困境了。

04.

困境3: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但是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

老师们常常会抱怨学生在课堂上睡觉。

但我们也会发现,睡觉的学生里不仅有成绩很差的学生,还有成绩拔尖的学生。

为什么这两类人会睡觉?

成绩很差的学生由于一开始没有认真学习,导致后来想学都跟不上,只能睡觉打发时间。

成绩拔尖的学生觉得老师讲的太慢,没有收获,昏昏欲睡。

教师应该怎么做?

是放慢脚步,让全班都跟得上吗?那更多的优秀学生都要昏昏欲睡了。

是加快速度、增大教学容量吗?那对反应较慢的学生非常不公平,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消化吸收知识。

所以教师必然采取折中的方式,照顾到大多数中等学生。放弃掉成绩太差的学生,拖慢拔尖学生的步伐,虚耗他们的时光。

这种困境为什么会出现?

仍然是因为师资力量不够。我们常感叹国外的教育比我们好,那主要是因为国外人少,一个班只有十几、二十几个孩子,教师能够尽可能的因材施教。

而我国的国情就是学生数量多,一个班级五、六十人,好的差的混杂在一起,教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现在的基础教育规定学生必须修完相应的学科,高等教育选择更多,但学科仍然有限。根本的原因都在于人力、物力有限。教学资源规范化能够极大节省资源,对教师人才的培养也更容易。

但同一门学科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学习,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位学生都对同一门学科感兴趣。所以学生不爱(被规定死了的)学习也是理所当然。

如何解决这个困境?

人工智能。

将来的学习方式一定会发生改变。

所有学生被困在一个教室里,不管适不适应,都得听同一个教师讲课的情景将不再出现。

当所有资源能够在网络上共享时,就可以针对每一位学生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就好比每一个人打开淘宝,看到的界面都是不一样的。)这样适合每一位学生节奏的学习才是更高效的学习。

05.

除了教学,教师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批改作业,给学生及时的测试和反馈。

测试和反馈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一过程,学生就无法纠正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偏差。

虽然很多人讨厌做题,但是不得不承认,做题也是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弥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遗漏,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就现在的技术水平而言,教师已经无需动手改选择题作业,只需扫描学生选择题答案,机器可以直接输出相关数据,反映学生答题情况。

但是机器无法识别主观题的答案。

不过我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随着语义识别能力的提升,机器人最终可以取代教师的这一工作。

教师将来还会不会存在?我认为是会的。

人工智能把教师从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有一部分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比如启发、比如人格魅力。我们一生中会记得某些教师,不是因为他们书教的好,而是因为我们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将来的教师,我想应该是苏格拉底这样的人。

06.

结语:

很多人抗拒人工智能的发展,因为人工智能会抢了人的工作。

我不这样认为。

曾经蒸汽机的发明抢了纺织工人的工作,但很快就不会有人再去学习纺织,而是学习操纵机器。

电子阅读的普及让很多传统纸媒工作者失去了工作,但他们马上转而投入新媒体的开发,获得了第一波红利。

虽然我是一名教师,但我不怕自己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因为有趣的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片蓝海,需要更多的人才。

前段时间大刘的一段视频火了,他说:将来的人类一定要改掉“不劳者不得而食”的观念。

科技发展、技术的普及会恩泽更多的人,解放更多的人的劳动。

现在的教育还非常不完善,它是诸多无奈中的妥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做得更好,我们为什么要抗拒它?

那机器取代了人,人还能做什么?

我想,当人不必埋头赶路的时候,仰望星空的人会多一点吧。

人工智能教育来袭,教师职业何去何从?未来学习方式会怎样颠覆?

人工智能教育来袭,教师职业何去何从?未来学习方式会怎样颠覆?

AI时代,掌握AI大模型第一手资讯!AI时代不落人后!

免费ChatGPT问答,办公、写作、生活好得力助手!

扫码右边公众号,驾驭AI生产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