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群交流
活动报名
点击报名WELEGAL法盟北京峰会
课程报名
点击报名0211深圳反不正当竞争
春节期间,新哥看到一条新闻,美国的全球首例AI律师出庭计划,被美国多个州律师协会叫停了。原来,美国有一家初创公司,准备用其开发的AI律师为客户出庭打官司,计划是在2023年2月22日开庭。
在美国各州律协的强烈反对以及面临被起诉的威胁下,这家初创公司不得不放弃了这一尝试。假如这次一炮打响,对律师行业的冲击极大,诉讼律师首当其冲。真是没想到,法律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真是日新月异啊。无人驾驶还尚未正式上路,这边人工智能律师就已经准备出庭打官司了。
对于这种技术尝试,我们法务群体不能当“吃瓜群众”。不要以为我们不在律所执业就不会受到多大影响。这不,在被迫取消AI律师出庭尝试后,美国这家初创公司准备将发展重点转到非诉讼法律事务上了。
与诉讼案件不同的是,企业内部的绝大多数非诉法律事务,可不是必须得持证上岗。不知广大法务同仁们,有没有感到压力山大?在将来的法律就业市场,你的竞争对手不仅有法律同行,还可能会有各种人工智能。
虽然这次尝试因法律障碍被叫停了,但我相信技术上的障碍已经被突破,这种趋势终究无法阻挡。各行各业有不少岗位都已经或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现在我们看似还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可能消失。
早在几年前,我就听说开发Autocad软件的欧特克公司已经开发出了能够自行设计施工图的软件。无需设计人员,软件就能根据建筑方案直接绘制可用于施工的图纸。那些重复度较高的工作,人工智能都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后胜任。难怪前阵子比尔盖茨、马斯克认为元宇宙、web3.0都是噱头,只有人工智能才是未来发展方向。我完全相信他们的论断是对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我等法律打工人,为了不被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抛弃,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不必过于恐慌。我一直认为,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工作所不同的是,像法律这种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绝对不可能全部都由人工智能来完成。因为,法律工作的对象始终有人为因素在其中,要受到各种人的感性思维影响。机器不会有血有肉,不会有情感。
不过,我们的确需要保持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可以驱使我们思考如何提升、完善自己,打造无法被AI取代的能力。三年前,我在读完Richard Suskind的《人工智能会抢哪些工作》(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s: How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the Work of Human Experts)之后,曾经写过一篇读后感。现在有必要把我当时的认识再搬出来重温:
未来不是不需要法务了,而是越来越需要“高精尖”的法务。除了专业知识和经验之外,专业工作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共情能力等软技能,这些正是机器都无法具备的技能。那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法务工作,终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这次美国的AI律师的出庭尝试从超速驾驶这样的交通案件入手,我想就是因为这种案件相对简单、容易量化且重复率高。因此,我们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其中有多少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工作任务?有多少是“软技能”含量高的工作任务?如果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审下合同、过下OA审批流程,用电话、邮件等答复法律咨询意见,哪怕是处理一些重复度极高的诉讼案件,那么,我们就极有可能在还没等到退休就已经被人工智能取代。
新哥大胆猜测,未来企业法务的工作,应该就是“高精尖”法务和具备多专业背景的“跨界”法务,与强大的人工智能法务分工合作。我们的法务工作可能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一
合同审查和谈判
那些简单、格式化的合同文件审查工作,可以完全交由AI完成。例如保密协议、承诺书、银行保函等法律文件,只需要给AI事先输入批准、拒绝或修订特定语句的规则,AI就可以自行完成审批工作。通过事先大量输入以往人工审查合同的数据和样本,机器学习完成能够做到。
在合同谈判、沟通以及内部审批的工作流程上,AI也能帮我们节省大量的工作量。
以销售类合同为例,我们现在的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客户用邮件或微信反馈合同意见给我们的销售人员。我们的销售人员收到经客户修订和批注的合同文件后,自评后将合同文本及相关问题提交评审或发邮件征求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相关部门审查后,在合同文本上修订、批注意见后以邮件、微信的形式反馈给销售人员,或在OA流程上填写意见反馈后。销售人员汇总意见后修改合同条款后,继续通过邮件或微信反馈给客户再次沟通,或者直接提交相关签约决策人员决策。
在上述的合同沟通流程中,在引入了AI之后,也许就会变成:
客户直接在我们公司官网的平台上传反馈意见的合同文本(或者发送给指定的人工智能邮箱)。AI在收到合同文件后,根据其中的内容、或者编号等参数直接通知负责该客户的营销人员。AI在独自迅速阅读客户反馈的合同文本和意见后,识别与本方合同审查规则不相符的问题。除了能够自行处理的问题之外,AI将复杂或超出规则之外的问题分配给相关人员审查、决策。在相关人员反馈意见和决策意见后,AI自行按意见处理合同文本,并将结果同时通知客户以及本方的销售人员。
如此一来,就可以节省反复沟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量,包括文本处理、电话、邮件沟通的时间等。
二
案件及合规管理
正如开篇提到的新闻报道那样,AI已经准备代理诉讼案件。即便在近期,出于职业资格和行业保护等原因,AI律师无法直接出庭。但我相信,除了出庭之外的其他案件处理工作都可以交给AI来处理。例如,企业的清欠案件、对供应商的合同欠款案件,重复率极高,诉讼方案和内部的流程都可以固化、标准化。这些案件最适合交给AI来处理。
其实,现在有不少企业内部的案件管理系统,已经具备雏形。这种系统中已经内嵌了事先准备好的诉讼方案、证据清单、答辩状模板,还根据案件内容自动通知内部的相关人员和部门,通知案件内容以及需要配合的工作或提供的材料等。技术进步之后,就可以让AI自动生成证据目录、答辩状、起诉书等诉讼文件,查找整理相关证据材料、辅助进行诉讼决策等。
至于合规管理,更是可以让AI来发挥作用。因为合规管理本来重点就在企业内部。通过AI来监控、跟踪员工的履职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和程序,远比让人工的合规专员去跟踪更为高效、精准和及时。这样就可以让合规管理人员的精力集中在公司合规体系建设、合规培训等更为复杂和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上面。
三
法律管理
对于日常的法律事务,AI更是能够胜任。去年11月底,OpenAI推出的ChatGPT,以其强大的信息整合和对话能力惊艳了全球。ChatGPT不仅会聊天,还会做题、写文章、写代码、写情书、写论文……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把这个玩意儿引入法律行业的话,很多日常的法律咨询都不需要律师、法务们来解答了。想想我们法务在日常接听电话、答复邮件时所处理的那些工作,还有AI搞不定的吗?甚至业务人员平时请我们法务起草的补充协议、变更协议等,都可以在业务人员输入各种相关信息、数据之后,由AI自动生成可直接签约的协议文本。人家学术论文都能写,还写不来简单的协议?
此外,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管理诊断、管理决策方面,AI也将大有作为。因为AI的强项就是算法,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有助于管理层及时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调整管理策略或做出管理决策。例如,通过AI对公司内部不同业务板块、不同业务部门的合同签订、履行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客户进行资信状况分析、及时采取风险应对方案、调整合同签约策略、合同风险偏好以及内部管理要求等。
虽然现在也有企业通过OA、ERP在做这些工作,但给人的感觉总还停留在“半自动”的阶段,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正由于人工的工作量较大,导致分析的结果也不够及时、精准。如果将这些工作交给AI来做,也许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对未来的一些大胆猜测,也许真实情况还会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现在的科技进步程度,早在二、三十年前,不也是连想都不敢想么?
当那些琐碎、重复性的工作交由AI处理后,企业也许就不需要现在那么多的法务人员了。能够保留下来的法务岗位,必定是要能够处理AI无法胜任的、需要有创意或非标准的复杂工作,包括:审查复杂的、非标准的合同;处理牵涉面较广、主体较多的法律事务;研究创造性的法律解决方案;跨部门协同;与客户、合作方谈判(好像机器人之间确实没法儿谈);拟定合同管理方案和风险偏好政策等……
挑战已经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不想被人工智能时代抛弃,建议你先着手于眼下的工作,给自己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吧。我们推荐你参与WELEGAL法商学苑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提升计划,整个2023我们都帮您安排好了:
文末彩蛋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文版权归文章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转载、节选,请联系作者授权。本文不用于商业用途,仅为学习交流之用,如文中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